名父平生淹簿领,佳儿他日绍衣冠
出处:《无心居士刘君挽词》
宋 · 周必大
应物无心善自宽,临财有义肯儒酸。
竹林逸老多馀庆,鸿苑奇书独饱观。
名父平生淹簿领,佳儿他日绍衣冠。
追思再世相逢旧,西望梅溪一永叹。
竹林逸老多馀庆,鸿苑奇书独饱观。
名父平生淹簿领,佳儿他日绍衣冠。
追思再世相逢旧,西望梅溪一永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应物:顺应万物。无心:无需刻意。
善自宽:自然宽广。
临财:面对财物。
有义:有仁义之心。
肯儒酸:表现出文人的风范。
竹林逸老:隐居竹林的老者。
多馀庆:丰富的福气。
鸿苑奇书:稀世奇书。
名父:名门之父。
淹簿领:浸润于文书工作。
绍衣冠:继承家业。
追思:追忆。
再世相逢:往昔重逢。
西望梅溪:遥望梅溪。
一永叹:深深感叹。
翻译
顺应万物无需刻意,面对财物显现出仁义之心。在竹林中隐居的老者享受着丰富的福气,博览稀世奇书。
名门之父一生浸润于文书工作,优秀的儿子将来会继承家业。
追忆往昔与故人重逢的日子,遥望梅溪不禁深深感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为无心居士刘君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对其人品的赞美。首句“应物无心善自宽”赞扬了刘君面对事物时的淡泊与宽容,他的心境如同顺应自然,不加雕饰,内心宽广。次句“临财有义肯儒酸”则描绘了他在财富面前坚守道义,不为物质所动,显示出儒家的高尚情操。
第三句“竹林逸老多馀庆”,以竹林七贤的隐逸生活比喻刘君的闲适与高雅,暗示他一生过着超脱尘俗的生活,享有许多值得庆幸的时光。第四句“鸿苑奇书独饱观”进一步赞美他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像鸿雁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中,阅读了许多珍贵的书籍。
第五、六句“名父平生淹簿领,佳儿他日绍衣冠”转而提到刘君的父亲和未来的子嗣,表达对刘氏家族的敬意,期待其后代能继承他的美德和学问。最后一句“追思再世相逢旧,西望梅溪一永叹”,诗人回忆与刘君的交往,感叹时光荏苒,如今只能在西望梅溪时深感惋惜和哀悼。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刘君品格的描绘,展现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其人生态度的推崇,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道德修养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