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雪老山清刻骨,添梅官路巧迎风
出处:《祝舜俞拉希言见访富春赤亭山居》
宋 · 王洋
岩腹纡盘一径通,故劳都骑载郫筒。
先生旧负连城价,校尉今烦一箭工。
著雪老山清刻骨,添梅官路巧迎风。
此身终解浑无事,共乐郊原浩荡中。
先生旧负连城价,校尉今烦一箭工。
著雪老山清刻骨,添梅官路巧迎风。
此身终解浑无事,共乐郊原浩荡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岩腹:山的腹部。纡盘:蜿蜒曲折。
径通:道路相通。
都骑:都邑的骑士。
郫筒:可能指某种物品或地方特色。
负连城价:极有价值。
校尉:古代官职,负责军事。
一箭工:射箭的技艺。
著雪:覆盖着雪。
老山:古老的山。
清刻骨:清冷刺骨。
添梅:增添梅花。
官路:官道。
巧迎风:巧妙地迎接风。
浑无事:毫无牵挂。
郊原:郊野。
浩荡:广阔无垠。
翻译
山路蜿蜒只有一条道可通,特意劳驾都骑车载着郫筒。这位先生曾有珍贵如连城的价值,如今校尉却需他射箭的技艺。
积雪覆盖的老山显得更加清冷,官路上梅花盛开巧妙地迎接风的吹拂。
我这一生最终会了无牵挂,只愿在这广阔的郊野中共享欢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自然景观的深情投入和生活态度的表达。开篇“岩腹纡盘一径通”即勾勒出一幅险峻山谷的画面,"故劳都骑载郫筒"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关注与探索。接着“先生旧负连城价”表明诗人对过往文人的文学成就怀有敬仰之情,而“校尉今烦一箭工”则是对当下生活琐事的无奈与调侃。
中间两句“着雪老山清刻骨,添梅官路巧迎风”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著雪"可能指的是雪地中的足迹,"老山清刻骨"则形象地表达了时间对自然的雕琢;而"添梅官路巧迎风"则是诗人对于春日景色的一种享受和利用。
末尾“此身终解浑无事,共乐郊原浩荡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表达,一旦摆脱世间纷扰,便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享受那份浩瀚无边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与生活态度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