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天末龙光悬紫气,途长骥足动清尘全文

天末龙光悬紫气,途长骥足动清尘

明 · 卢龙云
闽海当年别思频,风烟澒洞渺无津。
每缘旧事悲隍鹿,谁遣馀波及涸鳞。
天末龙光悬紫气,途长骥足动清尘
干城此日功逾懋,萍梗他乡遇转亲。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的《答徐仲仁别驾时镇毕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徐仲仁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镇守毕节的感慨。

首联“闽海当年别思频,风烟澒洞渺无津”描绘了与友人分别后,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闽海的风烟,浩渺无边,难以寻觅。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思念比作风烟,形象地表现了思念的深远和不可捉摸。

颔联“每缘旧事悲隍鹿,谁遣馀波及涸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提到每次想起过去的事情,心中便充满了悲伤,仿佛是在为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感到惋惜。这里的“隍鹿”和“涸鳞”都是借代,分别指代失去生命活力的事物和生命本身,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生命的深深感慨。

颈联“天末龙光悬紫气,途长骥足动清尘”则转向对友人徐仲仁的赞美。诗人想象着友人在远方,其光辉如同天边的龙光,紫色的祥瑞之气环绕,象征着友人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同时,友人长途跋涉,马蹄踏过的地方扬起清新的尘埃,也寓意着友人的足迹遍及四方,留下了美好的影响。

尾联“干城此日功逾懋,萍梗他乡遇转亲”是对友人当前处境的肯定和祝福。在今日,友人如同国家的城墙一般,功绩卓著,令人敬仰。即使身处异乡,如浮萍般漂泊不定,但与友人的相遇却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成就的赞赏,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