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随佳句,浮名避浊醪
出处:《郡斋同元美赋得高字》
明 · 李攀龙
风尘如昨日,千里得同袍。
秋色随佳句,浮名避浊醪。
故人沧海远,使者白云高。
小郡常悬榻,君家自佩刀。
飞扬鞭弭约,惨淡簿书劳。
别后看多士,元龙未似豪。
秋色随佳句,浮名避浊醪。
故人沧海远,使者白云高。
小郡常悬榻,君家自佩刀。
飞扬鞭弭约,惨淡簿书劳。
别后看多士,元龙未似豪。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郡斋同元美赋得高字》。诗中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风尘如昨日,千里得同袍”,以“风尘”比喻离别之苦,虽相隔千里,却能在今日重逢,如同兄弟一般,表达了深厚的友情。
颔联“秋色随佳句,浮名避浊醪”,以秋色象征美好时光,佳句寓意文采飞扬,浮名与浊醪则暗示世俗的虚名与酒色,表达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向往,以及对远离世俗诱惑的追求。
颈联“故人沧海远,使者白云高”,通过“沧海”与“白云”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友人之间的距离与联系,虽然相隔遥远,但心却紧紧相连,如同使者传递的云信,传达着深厚的情谊。
尾联“小郡常悬榻,君家自佩刀”,以“悬榻”和“佩刀”为喻,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热情款待和对友情的重视,同时也暗含了对朋友才能与勇气的赞赏。
最后,“别后看多士,元龙未似豪”,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即使朋友离去,也期待着更多才俊的涌现,同时暗含对友人元美的怀念与敬仰,未尝不显示出豪情壮志。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友情、生活、理想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