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十月淮南未殒霜,六安殊觉有春阳全文

十月淮南未殒霜,六安殊觉有春阳

出处:《六安察院题壁
明 · 王缜
十月淮南未殒霜,六安殊觉有春阳
山围城郭风尘静,水接江淮气脉长。
桥市月明歌管沸,村家云焙乳花香。
自知浅薄无裨补,合采民风献帝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缜的《六安察院题壁》描绘了六安地区的独特景象与人文风情,展现了诗人对地方文化的深刻体悟。

首联“十月淮南未殒霜,六安殊觉有春阳”以对比手法开篇,十月本是深秋时节,但淮南地区尚未降霜,而六安却仿佛提前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阳光,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季节感,暗示六安气候宜人,四季如春。

颔联“山围城郭风尘静,水接江淮气脉长”进一步描绘了六安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貌。山峦环绕着城市,使得城郭显得宁静而幽雅;江河与淮水相连,不仅滋养了这片土地,也赋予了其深远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颈联“桥市月明歌管沸,村家云焙乳花香”则聚焦于六安的日常生活场景。夜晚的桥梁上,月光皎洁,市集热闹非凡,音乐声此起彼伏;乡村之中,云雾缭绕的茶田里,乳白色的花朵散发着阵阵清香,生动地展现了六安人民生活的富足与和谐。

尾联“自知浅薄无裨补,合采民风献帝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识浅薄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他希望将所见所感的六安民风民俗,通过某种方式向朝廷或更广阔的社会传播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于地方文化传承与推广的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六安自然风光、社会生活以及人文精神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和对其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