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明云影断,庭晓树阴移
出处:《野寺寓居即事二首 其一》
唐 · 姚鹄
南山色当户,初日半檐时。
鹤去卧看远,僧来嫌起迟。
窗明云影断,庭晓树阴移。
何处题新句,连溪密叶垂。
鹤去卧看远,僧来嫌起迟。
窗明云影断,庭晓树阴移。
何处题新句,连溪密叶垂。
注释
南山色:南边的山色。当户:映入门帘。
初日:初升的太阳。
半檐:屋檐的一半。
鹤去:白鹤飞走。
卧看:躺着欣赏。
远:远方。
僧来:有僧人来访。
嫌起迟:嫌我起身太慢。
窗明:窗户明亮。
云影断:云影斑驳。
庭晓:庭院清晨。
树阴移:树荫移动。
题新句:题写新的诗句。
连溪:连绵溪流。
密叶垂:茂密的树叶低垂。
翻译
南边山色映入门帘,初升的太阳照到屋檐一半。白鹤飞走后我躺着欣赏远方,有僧人来访又嫌我起身太慢。
窗户明亮,云影斑驳,庭院清晨,树荫移动。
我在哪里能题写新的诗句?周围是连绵溪流,茂密的树叶低垂。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僧人隐居生活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南山色当户,初日半檐时。”开篇即以壮丽的山色为背景,将早晨初升的太阳映照在屋檐上,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亲近感和生活的满足。
“鹤去卧看远,僧来嫌起迟。”这两句描写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一方面是鹤的离去让诗人有所沉思,另一方面则是僧人的到来使得诗人感到时间流逝太快,都透露出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窗明云影断,庭晓树阴移。”通过窗明和云影的变化,以及庭院中树木阴凉的移动,诗人捕捉了光与影的动态美,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时光的流转。
“何处题新句,连溪密叶垂。”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新的诗句的渴望,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深刻感受。连溪和密叶共同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以及对于生活的热爱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