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博簿集成时辈骂,谗书编就薄徒憎全文

博簿集成时辈骂,谗书编就薄徒憎

出处:《寄两浙罗书记
唐 · 徐夤
进即湮沈退却升,钱塘风月过金陵。
鸿才入贡无人换,白首从军有诏徵。
博簿集成时辈骂,谗书编就薄徒憎
怜君道在名长在,不到慈恩最上层。

拼音版原文

jìnyānshěn退tuìquèshēngqiántángfēngyuèguòjīnlíng

鸿hóngcáigòngrénhuànbáishǒucóngjūnyǒuzhàozhēng

簿chéngshíbèichánshūbiānjiùbáozēng

liánjūndàozàimíngchángzàidàoēnzuìshàngcéng

注释

进即湮沈:前进就会沉没。
退却升:后退却能上升。
钱塘:杭州的别称。
金陵:南京的古称。
鸿才:杰出的才能。
无人换:无人能匹配。
白首:头发花白,指年老。
有诏徵:接到皇帝的征召。
博簿集成:博览群书。
时辈骂:被同辈嘲笑。
谗书编就:诽谤的书籍编撰。
薄徒:轻蔑的人。
怜君:可怜你。
道在:道路虽艰难。
名长在:名声永存。
慈恩最上层:慈恩塔的最高层,比喻显赫的地位。

翻译

前进就会沉没,后退却能上升,钱塘的风月越过金陵。
才华出众的人被选为贡品,却无人能与之交换,白发苍苍的老兵接到征召令。
博览群书时,遭同辈嘲笑,诽谤的书籍编撰出来,让平庸之人更加痛恨。
尽管你的道路坎坷,但名声永存,你并未到达慈恩塔的最高层。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唐代诗人徐夤所作,名为《寄两浙罗书记》。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忧虑和对时局的不满,以及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

"进即湮沈退却升,钱塘风月过金陵。"

开篇两句描绘出一幅动人的景象,但其中也蕴含着诗人内心的起伏和情感的波动。"进即湗沈退却升"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沉浮无常的感慨,而"钱塘风月过金陵"则是对故乡美景的怀念,透露出诗人的游子之愁。

"鸿才入贡无人换,白首从军有诏徵。"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才能无法得到赏识和年老仍需奔波于战场的哀叹。"鸿才入贡无人换"反映出诗人的自我评价和对待遇的不满,而"白首从军有诏徵"则是时代的悲哀,表现了战争频繁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博簿集成时辈骂,谗书编就薄徒憎。"

这两句诗人的情感表达到了极点,他批评的是当时社会上的不公和伪善。"博簿集成时辈骊"指责那些编纂史书的人常常出于私意,而"谗书编就薄徒憎"则是对那些依附权贵、散播谣言的小人进行的深刻批判。

"怜君道在名长在,不到慈恩最上层。"

结尾两句传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和对统治者宽仁政策未能深入民心的惋惜。"怜君道在名长在"表明诗人仍然寄托着希望于理想中的君主,而"不到慈恩最上层"则显示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差距。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更反映了唐代中期社会的某些问题,例如人才难以得到赏识、战乱频仍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冲突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