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秋凉入夜新,池边孤月倍精神
出处:《碧霞池夜坐》
明 · 王守仁
一雨秋凉入夜新,池边孤月倍精神。
潜鱼水底传心诀,栖鸟枝头说道真。
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
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
潜鱼水底传心诀,栖鸟枝头说道真。
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
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
鉴赏
此诗《碧霞池夜坐》由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通过描绘夜晚池边的景象,表达了深刻的哲理思考。首句“一雨秋凉入夜新”描绘了秋雨过后,夜色中增添了一丝清凉,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池边孤月倍精神”一句,将月亮拟人化,表现其在夜晚的特别活力,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
“潜鱼水底传心诀,栖鸟枝头说道真”两句,运用象征手法,以鱼儿和鸟儿的行为隐喻心灵的交流与真理的追求,暗示着自然界的每一个生命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和表达宇宙的真理。
“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则进一步深化主题,提出对宇宙真理的深刻理解不应局限于物质欲望,而是要认识到万物皆与我息息相关,体现了王守仁心学的核心思想——“致良知”。
最后,“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表达了对社会上种种繁杂议论的反思,呼吁人们应超越表面的纷扰,以纯净之心去触及宇宙的真理,如同青天扫除尘埃一般,追求内心的清明与纯净。
整首诗借景抒情,寓理于象,展现了王守仁对自然、宇宙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