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外寻归宿,萧寥悟自今
出处:《雨过山中晚步》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四山下黄叶,一树犹蝉音。
天地入寒色,残阳独立心。
风高盘隼疾,云湿挟钟沉。
物外寻归宿,萧寥悟自今。
天地入寒色,残阳独立心。
风高盘隼疾,云湿挟钟沉。
物外寻归宿,萧寥悟自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中的晚景,充满了静谧与深邃的意境。首句“四山下黄叶”以落叶铺陈秋意,暗示季节更迭,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基调。接着“一树犹蝉音”则在一片寂静中突出了蝉鸣,仿佛是大自然最后的回响,既孤独又执着,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天地入寒色,残阳独立心”两句,将视觉与情感融为一体,寒色不仅指自然界的温度下降,也暗喻人心的冷寂与孤独。残阳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同时也预示着新的开始,独立的心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思考和自我反省。
“风高盘隼疾,云湿挟钟沉”描绘了风起云涌的动态景象,盘隼(一种猛禽)在高空中疾飞,云层因湿润而显得沉重,钟声似乎也随着云的沉闷而变得低沉。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神秘。
最后一句“物外寻归宿,萧寥悟自今”点明了诗人的思考方向——在超脱物质世界之外寻找心灵的归宿。面对自然界的辽阔与深远,诗人领悟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这种感悟在寂静的山林中显得尤为深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我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深沉而不失明快,是一首具有哲思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