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晚河边访茕独,衰柳寒芜绕茅屋
出处:《吊从甥》
唐 · 刘商
日晚河边访茕独,衰柳寒芜绕茅屋。
儿童惊走报人来,孀妇开门一声哭。
儿童惊走报人来,孀妇开门一声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日晚:傍晚时分。河边:河边地点。
访:拜访。
茕独:孤独,孤单。
衰柳:枯萎的老柳树。
寒芜:寒冷季节的杂草。
绕:环绕。
茅屋:简陋的小屋。
儿童:小孩。
惊走:惊慌地跑开。
报:报告。
人来:有人来了。
孀妇:寡妇。
开门:打开门。
一声哭:突然哭出声。
翻译
夜晚时分,我来到河边探访孤独的人家那里的老柳树和荒芜的草围绕着破旧的茅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田园生活图景,通过对日落时分河边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孤独老人的深切同情。"衰柳寒芜绕茅屋"一句中,"衰"字形容树木枯萎而枝条下垂,"绕"字则表达了一种无尽的缠绵之感,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摹,也寓意着诗人对茅屋主人命运的理解。"儿童惊走报人来"一句透露出一种紧迫和不安的情绪,老人的孤独生活被打破,但这种打破并未带来任何积极变化,只是加深了悲凉感。而"孀妇开门一声哭"则直接表达了诗中人物的哀伤之情,通过这一个动作和声音,我们可以想象到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者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周围人对其命运变化的反应,传达出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诗人的笔触不仅仅在于景物的描摹,更在于情感的传递和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这首诗展示了唐代诗人刘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以及他超凡脱俗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