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见此溪深且广,玄云忽起西北隅
出处:《奉口遇雨》
宋 · 楼钥
七月欲尽八月初,天久不雨暑未徂。
下田焦卷上田槁,愁叹不止田间夫。
呕哑水车日夜响,漕河扬尘成坦途。
喜见此溪深且广,玄云忽起西北隅。
林间槭槭水沤起,两岸人物欢欲呼。
未闻霶霈润龟拆,且使万物聊沾濡。
船窗飘洒疏蓬漏,客意自适凉襟裾。
引身东望云气薄,未知帝城有此无。
传闻今日方奏告,便有响应来斯须。
人家百万苦炎熇,君王斋祷几月馀。
君王斋祷几月馀,云师雨师其疾驱。
下田焦卷上田槁,愁叹不止田间夫。
呕哑水车日夜响,漕河扬尘成坦途。
喜见此溪深且广,玄云忽起西北隅。
林间槭槭水沤起,两岸人物欢欲呼。
未闻霶霈润龟拆,且使万物聊沾濡。
船窗飘洒疏蓬漏,客意自适凉襟裾。
引身东望云气薄,未知帝城有此无。
传闻今日方奏告,便有响应来斯须。
人家百万苦炎熇,君王斋祷几月馀。
君王斋祷几月馀,云师雨师其疾驱。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楼钥的《奉口遇雨》描绘了夏日久旱后突然降雨的场景。诗的前四句写出了农民们在七月末八月初因干旱而忧虑的情景,田地干涸,农夫愁叹。接着,诗人通过"呕哑水车日夜响"和"漕河扬尘成坦途",展现了人们为求雨而忙碌的场景,以及对雨水的渴望。
当诗人看到溪流因雨变深变广,乌云从西北方向涌起,他感到欣喜,想象着两岸的人们将因此欢呼。然而,他并未立即感受到大雨的滋润,只是期待能让万物得以湿润。雨滴洒落在船窗上,诗人的心情也随之舒畅,望着东方的云气渐薄,想象帝都是否也有同样的喜讯。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皇帝已经斋戒祈祷多月,祈求雨神速降甘霖,以解救百姓于炎热之中。整首诗以农民的视角,生动展现了人们对雨水的期盼与皇室的祈愿,表达了对及时雨的喜悦和对民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