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即事思江海,谁能万里行全文

即事思江海,谁能万里行

出处:《宿兴善寺后堂池
唐 · 李端
草堂高树下,月向后池生。
野客如僧静,新荷共水平。
锦鳞沉不食,绣羽乱相鸣。
即事思江海,谁能万里行

拼音版原文

cǎotánggāoshùxiàyuèxiànghòuchíshēng
sēngjìngxīngòngshuǐpíng

jǐnlínchénshíxiùluànxiāngmíng
shìjiānghǎishuínéngwànxíng

注释

草堂:指诗人居住的简朴房屋。
后池:指草堂后面的池塘。
野客:指诗人自己或来访的友人。
僧静:形容人的宁静如同僧侣。
新荷:刚长出的荷花。
水平:水面齐平。
锦鳞:色彩斑斓的鱼。
绣羽:装饰华丽的鸟羽。
即事:就眼前的事物。
江海:象征广阔的天地或诗人的理想之地。
万里行:远行万里。

翻译

在草堂的高大树下,月亮升起映照着后面的池塘。
野外的客人安静得像僧人一样,新生的荷花与水面齐平。
美丽的鱼儿沉在水底不吃食,彩色的鸟儿纷乱地鸣叫着。
我看着眼前的事物,心中思念着江海,但又有谁能真的远行万里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草堂高树下,月向后池生",设定了场景:在一个有着高大树荫蔽的小屋旁,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后院中的池塘,水面上映射出摇曳的月光。

接着,“野客如僧静,新荷共水平”,诗人以"野客"自称,形容自己像一位安静的和尚般地沉浸在这宁静之中。"新荷"表明时节已是夏末或初秋,荷花刚好开放,与池水相平,共同享受着夜晚的清凉。

"锦鳞沉不食,绣羽乱相鸣"则通过对鱼和鸟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锦鳞指美丽的鱼鳞,这里说它们沉睡不食,暗示水中生物也在这静谧的夜晚中安然入睡。而绣羽乱相鸣则是对鸟儿们互相呼唤的情景描写,虽然有些许喧哗,但却也是这宁静之夜的一部分。

最后,“即事思江海,谁能万里行”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好的自然环境,却又不禁产生了一种超越现实、向往远方的愁绪。这里的"即事"指的是眼前的景色,而"思江海"则是比喻远大的志向和理想。"谁能万里行"则是在问谁能够实现这样宏伟的目标,完成一段长途跋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享受与向往远方的矛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