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报捷书收剑外,早闻群盗起关东
出处:《博望道中》
明 · 边贡
十月郊原草木空,旅怀家难百忧中。
长河滚滚荒山渡,落日萧萧大树风。
才报捷书收剑外,早闻群盗起关东。
孤臣泪血孤儿涕,远道吞声洒未穷。
长河滚滚荒山渡,落日萧萧大树风。
才报捷书收剑外,早闻群盗起关东。
孤臣泪血孤儿涕,远道吞声洒未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郊原的荒凉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联“十月郊原草木空,旅怀家难百忧中”点明时令与环境,以“草木空”渲染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而“旅怀家难百忧中”则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与思乡之情。
颔联“长河滚滚荒山渡,落日萧萧大树风”进一步展开画面,通过“长河”、“荒山”、“落日”、“大树风”等意象,营造出一幅苍茫辽阔而又略带悲凉的秋景图。滚滚的河水与荒凉的山岭形成对比,落日余晖与萧瑟的风吹过大树,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暗含着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颈联“才报捷书收剑外,早闻群盗起关东”转而关注社会局势,表达了对战乱频仍、动荡不安的忧虑。诗人听到捷报的同时,又得知盗贼在关东兴起,这种矛盾的情绪反映了他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尾联“孤臣泪血孤儿涕,远道吞声洒未穷”将个人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自称为“孤臣”,表达了自己作为臣子的孤独与无奈;“泪血孤儿涕”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国家动荡、亲人分离而产生的痛苦与悲伤;“远道吞声洒未穷”则说明了这种情感的持久与深重,即使在远方也难以抑制,泪水如泉涌,表达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悲痛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深秋郊原的荒凉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和平稳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