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多猿啸,水涸纵鳞泳
出处:《奉赠上官令》
宋 · 沈辽
洞庭春水静,楚山气雄劲。
欲言世上清,不敌巴陵令。
山深多猿啸,水涸纵鳞泳。
牛刀有馀闲,尽入安仁咏。
欲言世上清,不敌巴陵令。
山深多猿啸,水涸纵鳞泳。
牛刀有馀闲,尽入安仁咏。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名为《奉赠上官令》。沈辽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官员的赞誉而著称。在这首诗中,他以洞庭湖的春水与楚山的雄壮景象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对上官令这一官员的赞美。
首句“洞庭春水静”,描绘了洞庭湖在春天时水面平静如镜的美景,暗示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接着,“楚山气雄劲”则通过楚山的雄伟气势,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力量。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壮阔,也为后文的赞美铺垫了基调。
“欲言世上清,不敌巴陵令。”这两句诗转而赞美上官令,表达了对这位官员清正廉洁品质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巴陵令”可能是指上官令的官职或其治理的地方,诗人认为上官令的清正不仅超越了世间一般的清廉,甚至可以与洞庭湖的清澈和楚山的雄劲相媲美。
接下来,“山深多猿啸,水涸纵鳞泳。”这两句继续描绘自然景观,同时暗喻上官令的治理效果。山中的猿猴在深山中自由鸣叫,象征着上官令的政策让百姓生活安宁;即使在干旱季节,鱼儿仍能在水中畅游,寓意上官令的措施保障了民生,即使在困难时期也能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最后,“牛刀有馀闲,尽入安仁咏。”这里的“牛刀”比喻上官令的才能和职位,暗示他虽身居高位,却仍有余力去处理政务之外的事情。而“安仁咏”则是引用了汉代文学家班固的诗句,原意是赞扬班固的才华横溢,这里用来赞美上官令不仅在政务上有卓越表现,还能在文学创作上留下佳作,展现出他的多才多艺。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上官令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社会景象的向往以及对优秀官员的崇高敬意。沈辽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善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美感,也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