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声初下金华省,帆影看离石首城
出处:《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
唐末宋初 · 徐铉
名遂功成累复轻,鲈鱼因起旧乡情。
履声初下金华省,帆影看离石首城。
化剑津头寻故老,同亭会上问仙卿。
冥鸿高举真难事,相送何须泪满缨。
履声初下金华省,帆影看离石首城。
化剑津头寻故老,同亭会上问仙卿。
冥鸿高举真难事,相送何须泪满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名遂:功成名就。累复轻:一切显得轻如鸿毛。
鲈鱼:故乡的象征。
旧乡情:对故乡的情感。
履声:脚步声。
初下:刚刚踏上。
金华省:古代行政区划。
石首城:另一个地方的名称。
化剑津头:在江边。
故老:老朋友。
仙卿:有道之士或尊称。
冥鸿:高飞的大雁。
真难事:非常困难的事情。
相送:告别。
泪满缨:泪水沾湿帽带。
翻译
功成名就后,一切显得轻如鸿毛,想起鲈鱼,勾起了对故乡的深深情感。踏上金华省的土地,脚步声回荡,看着帆影远离石首城的景象。
在江边寻找老朋友,会议上询问仙人般的贤者。
像大雁展翅高飞那样追求理想实属不易,告别时何必泪水涟涟沾湿帽带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定的离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故乡的浓郁思念。
“名遂功成累复轻”一句,透露出一种功成身退、心态平和的情感基调。"鲈鱼因起旧乡情"则是通过一个典故(《左传》中有“鲈鱼之辩”的故事),巧妙地引出对故乡的怀念。
"履声初下金华省",诗人通过脚步声响起时所在的地理位置来渲染离别的情境。"帆影看离石首城"则是描绘离开时的景象,帆影和城池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化剑津头寻故老"中,"化剑"可能指的是一种转变或改变,"津头"常用来比喻聚会之地,这里诗人是去寻找那些老朋友。"同亭会上问仙卿"则是在这样的聚会中询问对方是否得道成仙。
最后两句“冥鸿高举真难事,相送何须泪满缯”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以及在实际行动中的克制情感。"冥鸿"指的是远去的鸿雁,这里比喻友人离开后的遥不可及,"真难事"则是对这种离别的感慨。最后一句通过泪水未干的带子来形象地表达了送别时的情感复杂和不舍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但内涵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送别之作中的佳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