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若一笔扫一枝,渭川移来人莫疑
非惟苍翠列风轻,对之自觉清人肉。
羡君年少多才艺,笔墨潜偷造化力。
扫出一枝爰惠我,清阴翠色惊满幅。
嗟我得之喜何以,贪夫忽获珠盈斛。
朝夕捧玩不知疲,如在太白楼上宿。
遽令标轴挂壁间,劲节直日长目前。
不必溪边寻六逸,不必林间访七贤。
岂使阎本与王维,独擅古念称神师。
又有屏间名浪得,误墨成形何足奇。
未若一笔扫一枝,渭川移来人莫疑。
珍藏欲默默不得,命笺索笔成新诗。
诗穷纸满意不尽,阁笔无语愧才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桃李:比喻庸俗之人。竹:象征高洁、清雅。
清人肉:使人心灵清爽。
才艺:才华和技艺。
惠:恩赐,赠送。
清阴:竹子的阴凉。
六逸:古代隐士的代称。
七贤:古代贤士的代称。
阎本:古代画家。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擅长绘画。
浪得:随便得到。
渭川:渭水,古代著名的风景地。
命笺:命令或指示的信笺。
愧才稀:因才情不足而感到惭愧。
翻译
纷繁的桃李都显得平凡,四季中唯有竹子最为独特。它不仅在微风中翠绿挺立,面对它,人的内心自然感到清新。
羡慕你年轻多才,你的笔墨仿佛悄悄借用了大自然的力量。
你挥毫泼墨赠予我一枝,那清荫翠色让整幅画面惊叹。
我得到这幅画欣喜若狂,如同贪婪之人突然获得满满一斛明珠。
我早晚欣赏它不觉疲倦,仿佛住在李白的楼上。
立刻让它挂在墙上,那刚直的节操每日映入眼帘。
无需去溪边寻找六逸,也不必深入林间探访七贤。
怎能只让阎本和王维,独自享有古意,被称为艺术大师。
那些随意在屏风上题字的人,误打误撞的作品又何足为奇。
不如一笔一划描绘一枝竹,如同渭川的竹子移至眼前,无人怀疑。
我珍藏它,心中欢喜却无法言表,只好提笔写下新的诗篇。
诗虽写尽,纸面仍留余韵,搁笔无言,只因才情有限而自愧。
鉴赏
这首诗作于宋代,作者朱淑真,以其精湛的笔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诗人对墨竹艺术的极高造诣。开篇即以“纷纷桃李皆凡俗,四时之中惟有竹”勾勒出竹子的独特气质,将其与常见的花卉区别,强调竹子在四季中的特殊地位。
接着,“非惟苍翠列风轻,对之自觉清人肉”一句,不仅描绘了竹子的外观美,更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洁净高雅的精神境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竹子不仅在形态上与众不同,在精神层面上也能带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受。
“羡君年少多才艺,笔墨潜偷造化力”一句,则是对某位艺术家的赞美。诗中提到的“君”,可能是一位画家或书法家,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其艺术造诣的钦佩和羡慕。
接下来的“扫出一枝爰惠我,清阴翠色惊满幅”描述了一种画面:一枝竹子被精妙地描绘出来,带给观者的是一种清新而又深远的美感。诗人对这份赐予表示了喜悦之情。
“嗟我得之喜何以,贪夫忽获珠盈斛”一句,则是表达了诗人获得这份艺术享受后的喜悦心情,以及对这种幸运的珍惜。这里的“珠”,常用来比喻稀有而宝贵的事物。
紧接着,“朝夕捧玩不知疲,如在太白楼上宿”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艺术享受的沉迷和专注,甚至愿意像古代隐士一样,在高洁的居所中长久地沉浸于此。
“遽令标轴挂壁间,劲节直日长目前”则是对这种美好画作的珍视之情,希望它能一直悬挂在墙上,成为诗人日常生活中的景观。
“不必溪边寻六逸,不必林间访七贤”一句,通过提及历史上的隐士和高士,强调了竹子画作所蕴含的超凡脱俗之意境。
“岂使阎本与王维,独擅古念称神师”则是对两位大书法家、大画家的推崇,他们在艺术上达到的高度,被誉为“神师”。
“又有屏间名浪得,误墨成形何足奇”表达了诗人对于偶然之间获得的美妙笔墨之作的惊喜,认为这样的作品即便是偶然创造,也已足够珍贵。
“未若一笔扫一枝,渭川移来人莫疑”则强调了一种艺术上的至简至真,一笔勾勒出的一枝竹子,不仅美在其形,更能让观者感受到它的精神内涵。
最后,“珍藏欲默默不得,命笺索笔成新诗。诗穷纸满意不尽,阁笔无语愧才稀”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艺术之美的珍视,以及想要表达这一切却又感到语言不足以表达其全部情感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墨竹艺术的细腻描绘和深刻领悟,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自豪,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越时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