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材非可寸莛击,节奏自发如风松
出处:《次韵硕农飞来钟》
清 · 吴为楫
飞来钟,问胡不在名山胜境之灵峰,云雷古篆内奉字,知非野寺荒寮供。
何年弃掷西徼外,番铙胡钵羞铮鏦。
鸿材非可寸莛击,节奏自发如风松。
已甘埋没香积底,编悬谁辨笙与镛。
有唐古寺建白塔,幡盖大启金仙容。
非无钟鱼皆细响,不胫而走来駹邛。
霜宇风清下玄鹤,天池夜静惊潜龙。
狮王呵护历年久,不与剑戟同销镕。
三十六乳环带满,但有䀟泽苔痕封。
林钟中声中六吕,高下我欲咨瞽宗。
贤侯博物冠今古,崇论宏议时横纵。
蒲牢争向笔底吼,鲸呿墨沼奔涛汹。
搜罗金石到法物,非若檐铁声丁冬。
深山作宰十余载,每闻晨杵心惺忪。
钟鸣鼎食满曹署,浮金碧玉多庸庸。
争如此钟能不朽,韵绕栾铣清而丰。
君侯本是清庙器,要与凫追竽踪。
循良报最书上考,如彼振鹭翔西雍。
景阳铿晓紫衣引,五色云气悬间从。
崇牙树羽东序上,噌吰鞺鞳随所摏。
和声鸣盛在今日,知音师旷非难逢。
君不见,飞来钟。
何年弃掷西徼外,番铙胡钵羞铮鏦。
鸿材非可寸莛击,节奏自发如风松。
已甘埋没香积底,编悬谁辨笙与镛。
有唐古寺建白塔,幡盖大启金仙容。
非无钟鱼皆细响,不胫而走来駹邛。
霜宇风清下玄鹤,天池夜静惊潜龙。
狮王呵护历年久,不与剑戟同销镕。
三十六乳环带满,但有䀟泽苔痕封。
林钟中声中六吕,高下我欲咨瞽宗。
贤侯博物冠今古,崇论宏议时横纵。
蒲牢争向笔底吼,鲸呿墨沼奔涛汹。
搜罗金石到法物,非若檐铁声丁冬。
深山作宰十余载,每闻晨杵心惺忪。
钟鸣鼎食满曹署,浮金碧玉多庸庸。
争如此钟能不朽,韵绕栾铣清而丰。
君侯本是清庙器,要与凫追竽踪。
循良报最书上考,如彼振鹭翔西雍。
景阳铿晓紫衣引,五色云气悬间从。
崇牙树羽东序上,噌吰鞺鞳随所摏。
和声鸣盛在今日,知音师旷非难逢。
君不见,飞来钟。
鉴赏
这首诗名为《次韵硕农飞来钟》,作者吴为楫是清代文人。诗中通过对飞来钟的描绘,展现了其非凡来历和独特魅力。诗人首先质疑这口钟为何不在名山胜境的灵峰,暗示其非凡之处。接着描述钟声如风松般自然,虽曾被弃置,但其材质优秀,非寻常寺庙所能承载。钟声穿越时空,自远方而来,引发各种神奇景象,如玄鹤降临、潜龙惊动,象征着钟的神圣和威严。
诗人进一步赞美钟声的深沉与韵味,即使在唐代古寺的白塔之下,其音响也超越了常规的钟鱼。他将听钟的感受提升到了艺术审美的高度,认为只有真正的知音才能领略其精髓。诗中提到的“循良报最”、“景阳铿晓”等词句,表达了对主人品德高尚和政绩卓越的赞扬,认为此钟如同清庙之器,具有超凡的意义。
最后,诗人以“知音师旷非难逢”结尾,强调飞来钟的韵律之美,以及它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出飞来钟的传奇色彩和文化价值,体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