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江始涨,漾漾见流薪
出处:《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五十三》
唐 · 钱珝
雨馀江始涨,漾漾见流薪。
曾叹河中木,斯言忆古人。
曾叹河中木,斯言忆古人。
注释
雨:雨后。馀:剩余,这里指雨后的。
江:江水。
始:开始。
涨:上涨。
漾漾:水波荡漾的样子。
流薪:漂流的木柴。
叹:感叹。
河中木:河里的木头。
斯言:这句话。
忆:回忆。
古人:古代的人。
翻译
雨后江水开始上涨,水面波光粼粼,能看到漂流的木柴。我曾感叹河中的木头,这话语让我想起古人的智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秋雨后江水开始涨起的景象。"雨馀江始涨,漾漾见流薪"一句中,“雨馀”指的是连绵细雨后的湿润气氛,而“漾漾”则形容了水流的轻快声响,"流薪"是水面上漂浮着落叶,给人以静谧之感。诗人通过这种景象,唤起了对古人的怀念。
"曾叹河中木,斯言忆古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切感慨和对过往文化的缅怀。在这里,“曾叹”意味着过去赞美过某物,而“河中木”则是指那些生长在江河边上的树木,它们似乎承载着岁月的故事。"斯言"即是这些话语,而"忆古人"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联想到了过去的人和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古人的怀念之情。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