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晴看翠欲流,静对虚堂幽全文

晴看翠欲流,静对虚堂幽

出处:《咏窗竹寄姬墨生
明 · 郑关
莫种杨柳枝,秋来已衰老。
野花虽媚人,能得几时好。
竹叶真可爱,盘根满庭内。
众芳摇落时,青青色犹在。
晴看翠欲流,静对虚堂幽
初传嶰谷种,便得潇湘秋。
俗人爱桃李,却笑谁知己。
虚心犹见猜,守节空如此。
桃李荣春风,此君羞与同。
从来共霜霰,独有南山松。

鉴赏

这首诗以竹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自守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世态炎凉、知音难觅的感慨。

首句“莫种杨柳枝,秋来已衰老”,诗人开篇即以杨柳的易衰比喻世事无常,暗示出对人生短暂、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感慨。接着,“野花虽媚人,能得几时好”两句,通过对比野花的短暂美好与竹子的长久生命力,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坚韧与高洁。

“竹叶真可爱,盘根满庭内”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环境和形态之美,竹叶的可爱与盘根的稳固,象征着竹子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众芳摇落时,青青色犹在”则展现了竹子在百花凋零的季节依然保持生机勃勃的姿态,凸显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晴看翠欲流,静对虚堂幽”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竹子在阳光下的翠绿仿佛流动,静坐于空旷的厅堂中,更能感受到竹子的超凡脱俗。“初传嶰谷种,便得潇湘秋”则通过竹子的生长环境和季节变化,进一步强化了竹子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以及它所代表的清新脱俗之气。

“俗人爱桃李,却笑谁知己”两句,诗人以桃李的世俗喜爱与竹子的高洁自守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世俗观念的批判,以及对真正知己的渴望。“虚心犹见猜,守节空如此”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即使竹子拥有虚心守节的美好品质,也难以得到世人的理解与认同。

最后,“桃李荣春风,此君羞与同”一句,诗人以桃李的春日繁华与竹子的自守形成对比,强调了竹子宁愿独自承受冷落,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从来共霜霰,独有南山松”则以南山松的坚韧与竹子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竹子在逆境中坚守自我、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美与精神美,更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高洁品质的崇尚与向往。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