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独京尘解化衣,秋阳流火树阴稀
出处:《戏辨老》
宋 · 李处权
不独京尘解化衣,秋阳流火树阴稀。
折腰为米初何有,亲见渊明负弩归。
折腰为米初何有,亲见渊明负弩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京尘:京都的尘土,比喻繁华或世俗。化衣:化解衣裳的华丽,意指世俗的繁复消磨。
秋阳流火:秋日强烈的阳光。
树阴稀:树荫变得稀疏。
折腰:弯腰,这里指屈服于生活压力。
为米初何有:为了生计最初时的艰难。
亲见:亲眼看到。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居著称。
负弩归:背着弓箭回家,典故,表示陶渊明归隐田园。
翻译
不只是京都的尘土懂得化解衣裳的华丽秋日阳光炽热,树荫稀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生活的意境。开篇“不独京尘解化衣,秋阳流火树阴稀”两句,通过对比衬托手法,将诗人的衣物与自然界相联系,表现出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京尘"通常指代繁华都市的尘世,这里“解化”则意味着脱离了那尘世间的纷扰。“秋阳流火树阴稀”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秋日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温暖的氛围。
接着,“折腰为米初何有,亲见渊明负弩归”两句,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景象。“折腰为米”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为了生计辛勤劳作的情形,而“亲见渊明负弩归”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古代高士如渊明(即陶渊明)的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景仰。这里,"亲见"二字,虽表面上是说亲眼所见,但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表现一种精神上的共鸣或理想中的追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借代古人,以隐逸生活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归于自然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