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欲识苏子谁,长爪梵志是全文

欲识苏子谁,长爪梵志是

明 · 王世贞
佛印老秃翁,片言拄苏子。
禅床咫尺间,忽掷千万里。
不解弦中调,如风过牛耳。
却望妙高台,嵯峨插天起。
俊雕摩空没,波平四如砥。
意气稍得舒,归来对隐几。
卷我广长舌,避汝坚利齿。
初若锥遇锤,契则针投水。
欲识苏子谁,长爪梵志是
不向无智生,宁向有智死。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佛印和尚与苏子之间的对话场景,通过对比与比喻,展现了两人在智慧与理解上的差异。诗中“佛印老秃翁”形象地刻画了佛印的形象,而“片言拄苏子”则暗示了佛印话语的力量,能够支撑苏子的思想。禅床咫尺间,却能跨越千万里的距离,象征着精神层面的沟通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

“不解弦中调,如风过牛耳”,形象地描述了苏子对于佛印话语的理解程度,如同风吹过牛耳,难以触及实质。接着,“却望妙高台,嵯峨插天起”描绘了妙高台的雄伟景象,象征着智慧的高度与深远。而“俊雕摩空没,波平四如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高度与深度。

“意气稍得舒,归来对隐几”,表达了在经历了与佛印的对话后,苏子内心得到了释放与平静。最后,“卷我广长舌,避汝坚利齿”、“初若锥遇锤,契则针投水”、“欲识苏子谁,长爪梵志是”、“不向无智生,宁向有智死”等句子,则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揭示了苏子在智慧与理解上的独特之处,以及他对智慧追求的决心与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比喻,展现了苏子在智慧探索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与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智慧与理解的深刻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