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屋青云至悬阔,愚儒肝胆若为倾
出处:《寄杭州于郎中》
唐 · 方干
虽云圣代识贤明,自是山河应数生。
大雅篇章无弟子,高门世业有公卿。
入楼早月中秋色,绕郭寒潮半夜声。
白屋青云至悬阔,愚儒肝胆若为倾。
大雅篇章无弟子,高门世业有公卿。
入楼早月中秋色,绕郭寒潮半夜声。
白屋青云至悬阔,愚儒肝胆若为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虽云:虽说,尽管人们说。圣代:圣明的时代,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贤明:贤能明智的人。
自是:本来就是,自然是。
山河:比喻国家、江山。
应数生:顺应时运而生,指人才随时代而出现。
大雅篇章:指高雅的诗文,这里特指《诗经》中的《大雅》部分。
无弟子:缺少传人,没有继承者。
高门:显赫的家族,贵族门第。
世业:世代相传的家业。
公卿:古代高级官名,泛指高官。
入楼:登上楼阁。
早月:清晨的月亮。
中秋色:中秋时节的月色。
绕郭:环绕城郭。
寒潮:寒冷的潮水,也喻指寒冷的气氛或情绪。
白屋:平民的居所,常用来形容清贫人家。
青云:比喻高官显爵,这里指高位。
至悬阔:极其悬殊,差距极大。
愚儒:愚笨的读书人,自谦之词。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意。
若为倾:怎样倾诉,如何表达。
翻译
虽说圣明时代能识别贤才,实则是江山代有才人出的自然规律。高尚的诗篇缺少传人,显赫世家的事业多有贵族官员。
清晨登楼已见中秋月色,环绕城郭的是半夜寒潮之声。
平民百姓与达官贵人间的差距如同天壤之别,愚笨的书生该如何倾诉衷肠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名为《寄杭州于郎中》。诗中的语言流畅,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虽云圣代识贤明,自是山河应数生。"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历史宿命论,即认为伟大的时代会出现伟大的人物,而这些人物似乎与自然界有着天然的联系,仿佛他们的出生也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大雅篇章无弟子,高门世业有公卿。"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文坛和士族世家的感慨。大雅指的是高水平的文学创作,而“无弟子”可能是在感叹后继无人的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己所处时代文化传承的一种担忧。"高门世业有公卿"则是说那些士族世家中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社会地位。
"入楼早月中秋色,绕郭寒潮半夜声。"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杭州于郎中的生活情景。“入楼”意味着登上高楼远眺,“早月中秋色”则是对秋天月色的细腻描绘,而“绕郭寒潮半夜声”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声音有着深刻的感受。
"白屋青云至悬阔,愚儒肝胆若为倾。" 这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述,表现了诗人的胸怀和情操。“白屋青云”描绘了一种宁静、超脱的生活状态,而“愚儒肝胆若为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分子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于时代文化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