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袍黄伞放诸生,却下红帘半天里
出处:《送陈元舆侍御赴庐江》
宋 · 范祖禹
忆昔仁皇凭玉几,延和春昼神龙起。
赭袍黄伞放诸生,却下红帘半天里。
君为第二惊众人,愧我非才居后尘。
题名桂籍皆年少,有似鹤鸿毛羽新。
尔来四朝三十载,相逢何怪容颜改。
昭陵拱木郁参天,麟阁名臣几人在。
侍从同登白玉除,每思夙昔梦华胥。
君今出作八州牧,千里旌旗引舳舻。
淮阳卧治岂当久,宣室夜召终非疏。
下车先表崔节妇,助我汗简成新书。
赭袍黄伞放诸生,却下红帘半天里。
君为第二惊众人,愧我非才居后尘。
题名桂籍皆年少,有似鹤鸿毛羽新。
尔来四朝三十载,相逢何怪容颜改。
昭陵拱木郁参天,麟阁名臣几人在。
侍从同登白玉除,每思夙昔梦华胥。
君今出作八州牧,千里旌旗引舳舻。
淮阳卧治岂当久,宣室夜召终非疏。
下车先表崔节妇,助我汗简成新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仁皇:仁德的皇帝。延和:宫殿名。
赭袍:红色官袍。
黄伞:黄色雨伞。
诸生:学子。
愧我:我感到惭愧。
居后尘:处于他人之后。
桂籍:科举名录。
鹤鸿:比喻杰出人才。
昭陵:帝王陵墓。
麟阁:古代功臣画像的地方。
侍从:随从人员。
华胥:美好的梦境。
八州牧: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舳舻:船只的首尾。
淮阳:地名。
宣室:汉代宫殿名。
崔节妇:有节操的妇女。
汗简:古代竹简,泛指文书。
翻译
回忆过去仁德的皇帝坐在玉几旁,春天的延和殿里神龙腾跃。他穿着赭色官袍撑着黄伞,让学子们自由出入,然后缓缓放下红帘,升到半空。
您以第二名的成绩震惊众人,我自愧不如,只能在后尘中追随。
榜上提名的都是年轻的才俊,就像新生的鹤鸟,羽毛崭新。
至今已过四个朝代三十年,重逢怎能不感叹岁月改变容颜。
昭陵的树木高耸入云,当年麟阁中的名臣还有几位健在?
一同登上白玉台阶,常常想起过去的美好梦境。
如今您出任八州的长官,千里的旗帜引领着舟船前行。
治理淮阳怎能长久安逸,宣室深夜召见并非疏忽。
刚到任就表彰崔节妇的美德,帮助我整理文书,成就新的篇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范祖禹所作的《送陈元舆侍御赴庐江》,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陈元舆出仕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与对时事变迁的感慨。首句“忆昔仁皇凭玉几”以仁皇的典故开篇,暗示了盛世气象;“赭袍黄伞放诸生”描绘了皇帝接见士子的场景,充满皇家气派。接着,诗人感叹自己才能不足,而陈元舆则崭露头角,年轻有为。
诗中提到“尔来四朝三十载”,时间跨度大,表达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昭陵拱木郁参天”暗指朝代更迭,贤臣如林的时代已不在。“相逢何怪容颜改”直接点明了人事变迁,而陈元舆如今出京担任地方官,诗人期待他能如同淮阳卧治,政绩显著。“下车先表崔节妇”赞美其重视德行,勤于政务。“助我汗简成新书”则寓含了对友人文学才华的肯定和合作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往昔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寄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