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声和梵语,林影共僧行
出处:《晚至圆通寺》
明 · 区大相
入寺一钟鸣,悠然幽思生。
泉声和梵语,林影共僧行。
藤叶溪烟积,松花石路平。
禅房暂栖息,已觉旅魂清。
泉声和梵语,林影共僧行。
藤叶溪烟积,松花石路平。
禅房暂栖息,已觉旅魂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抵达圆通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首句“入寺一钟鸣,悠然幽思生”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钟声悠扬,引发诗人内心的深沉思考。接下来,“泉声和梵语,林影共僧行”,生动地展现了寺庙中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景象,泉水潺潺与僧侣诵经之声交织,树林的光影与僧人行走的身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
“藤叶溪烟积,松花石路平”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纯净。藤蔓与树叶在溪边堆积,仿佛是大自然的画笔轻轻勾勒出的一幅画卷;而松花点缀在石路上,不仅增添了色彩,也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最后,“禅房暂栖息,已觉旅魂清”表达了诗人短暂驻足于禅房后,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安宁的感受。禅房作为修行之地,给予人们心灵的慰藉与平静,使旅途中疲惫的灵魂得以暂时休憩,恢复清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圆通寺的宁静之美,以及它对人心灵的抚慰作用,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