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萧然振衣裓,笑问散花女全文

萧然振衣裓,笑问散花女

宋 · 苏轼
曲士赋《怀沙》,草木伤莽莽。
德人无荆棘,坐失岭峤阻。
我兄瑚琏姿,流落瘴江浦。
净眼见桃花,纷纷堕红雨。
萧然振衣裓,笑问散花女
我观解语花,粉色如黄土。
一言破千偈,况尔初不语。
可怜一转话,他日如何举。
故复此微吟,聊和鸥鸦橹。
江边闲草木,闲客当为主。
尔来子美瘦,正坐作诗苦。
袖手焚笔砚,清篇真漫与。
愿兄理北辕,六辔去如组。
上林桃花开,水暖鸿北翥。

注释

赋:写作。
怀沙:古代诗人屈原的作品,表达哀伤之情。
莽莽:形容草木茂盛,荒凉。
德人:品德高尚的人。
荆棘:比喻困难或阻碍。
流落:漂泊,流浪。
瘴江: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有瘴气的江河。
振衣:抖动衣裳,表示洒脱。
散花女:传说中的仙女,此处可能象征着自然或理想。
解语花:传说中能理解人意的花,此处比喻有灵性的女子。
初不语:从未开口。
可怜:此处指可惜。
漫与:随意赠予。
北辕:驾车向北行进。
水暖鸿北翥:春天水温升高,鸿雁向北迁徙。

翻译

诗人写《怀沙》一诗,感叹草木荒凉。
有德之人无险阻,却因失去山岭屏障。
我的兄长才华出众,流落在瘴气弥漫的江边。
清澈眼中见到盛开的桃花,如红雨纷飞落下。
他潇洒地抖动衣襟,笑着询问散花仙子。
我看那会说话的花,颜色像黄土般暗淡。
一句话能破千句禅语,更何况你从未开口。
可惜一旦开口,未来的话语又怎能重提。
所以我轻声吟唱,随意应和海鸥船桨。
江边的闲散草木,应由闲适之人主宰。
这段时间你李白消瘦,只因作诗太辛苦。
你放下笔砚,清新的诗篇随意挥洒。
希望兄长驾车北行,马匹疾驰如丝线编织。
上林桃花盛开,春水温暖,大雁向北飞翔。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正辅表兄江行见桃花》。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

“曲士赋《怀沙》,草木伤莽莽。”开篇即以“曲士”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美好的回忆和现在孤独无助的情感。这里的“草木伤莽莽”形容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景象,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落寞。

“我兄瑚琏姿,流落瘴江浦。”提及兄弟之情,表达了对远方兄弟的牵挂和思念。"瑚琏姿"形容其兄的风采,而“流落”则是说兄弟流落于外,在异乡漂泊。

“净眼见桃花,纷纷堕红雨。”诗人以清新的眼光看到了桃花,而且这些桃花在细雨中更加鲜艳,这里既描绘了自然美景,也象征着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感受。

“萧然振衣裓,笑问散花女。”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与一位撒花女子相遇的情景。"萧然"形容清风之声,而“振衣裓”则是说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振起了衣襟,表现了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

“我观解语花,粉色如黄土。”这里的“解语花”可能指的是桃花或其他某种花朵,以其粉色的花瓣比喻为“如黄土”,既形容了花朵的颜色,也有对话语浅显易懂的意味。

“一言破千偈,况尔初不语。”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语言和交流的深刻理解。"一言破千偈"意指一句话就能解开千年的迷雾,而“况尔初不语”则是说在过去你都不曾开口,这里有对兄弟之间沟通不畅的隐喻。

“可怜一转话,他日如何举。”诗人感慨于此,表达了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兄弟未来命运的关切。

“故复此微吟,聊和鸥鸦橹。”由于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人再次轻声吟唱,用以自遣。"鸥鸦橹"可能是指水鸟之类,这里象征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江边闲草木,闲客当为主。”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喜爱,以及在这种环境中自得其乐的心态。"江边闲草木"描绘了一种宁静的画面,而“闲客”指的是不受世俗羁绊的行者,"当为主"则是说这样的游子应是这一自然景观的主人。

“尔来子美瘦,正坐作诗苦。”这里提及了兄弟(尔)自从离别后,可能也在努力于文学创作中寻找安慰。"美瘦"形容其兄的文采,而“正坐作诗苦”则是说其兄此刻正在专心致志地写诗,感受着其中的艰辛。

“袖手焚笔砚,清篇真漫与。”这一句中,“袖手焚笔砚”形容了对文字创作的决绝,也可能暗含对过去作品的舍弃。"清篇"指的是纯净无瑕的文章,而“漫与”则表达了一种随性自如的情感态度。

“愿兄理北辕,六辔去如组。”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希望兄弟能够理顺心绪,像驾驭六马一样,平稳地前进。"北辕"可能是指某个方向,而“六辔”则是古代车辆的装饰,这里用以比喻。

“上林桃花开,水暖鸿北翥。”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上林"可能是指高处或深处的林中,而“桃花开”则继续了之前的桃花意象。"水暖"形容春天水温的变化,而“鸿北翥”则是一种鸟类在水面上飞翔的情景,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画面。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更表达了对于兄弟之情和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通过对桃花等自然元素的反复提及,诗人在传递一种生命力与希望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