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迷处所,何以慰虔祈
出处:《送新罗法师还国》
唐 · 孙逖
异域今无外,高僧代所稀。
苦心归寂灭,宴坐得精微。
持钵何年至,传灯是日归。
上卿挥别藻,中禁下禅衣。
海阔杯还度,云遥锡更飞。
此行迷处所,何以慰虔祈。
苦心归寂灭,宴坐得精微。
持钵何年至,传灯是日归。
上卿挥别藻,中禁下禅衣。
海阔杯还度,云遥锡更飞。
此行迷处所,何以慰虔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异域:指远离本土的地方。高僧:德高望重的佛教僧侣。
寂灭:佛教术语,指超脱生死的境界。
宴坐:静坐冥想。
持钵:僧人手持乞食的碗。
传灯:佛教中象征佛法传承。
上卿:古代官职,地位较高。
藻:华丽的文辞。
中禁:皇宫禁地。
禅衣:僧人的僧袍。
锡:锡杖,僧人出行的法器。
飞:象征超越尘世。
虔祈:虔诚的祈祷。
翻译
异域如今已无外来侵扰,高僧这样的贤才也颇为罕见。他们苦修内心,追求寂灭,静坐中深入领悟佛法的精微之处。
手持饭碗,不知何时回归,只记得传承佛灯的日子。
上卿挥手告别华丽的文辞,身着僧袍进入皇宫禅院。
大海辽阔,酒杯依然传递,云层遥远,锡杖再次飞升。
这次行程迷失了方向,用什么来安慰虔诚的祈祷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返回异域(可能指的是新罗,即今天的韩国)的心境和情感。诗人通过对高僧修行态度的描述,表达了对其深邃禅定境界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离别的惆怅。
"异域今无外,高僧代所稀"表明高僧在异乡已久,难得一见。"苦心归寂灭,宴坐得精微"则描绘了高僧通过艰苦的心灵修炼,达到了禅定中的高深境界。
"持钵何年至,传灯是日归"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高僧可能的使命,即传递佛法之光。"上卿挥别藻,中禁下禅衣"则是一种离别的情景描写,高僧穿着禅衣准备离开。
"海阔杯还度,云遥锡更飞"用海的宽广和云的遥远来比喻空间的距离,表达了对高僧的不舍。最后两句"此行迷处所,何以慰虔祈"则流露出诗人对于高僧离去后的迷茫和不安,以及对高僧安然自得的境界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运用和对禅修境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佛法传承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