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古城势欲倒,征车北指燕山道
出处:《肖甫送至天雄故城因观宋大观五礼碑同赋》
明 · 黎民表
风吹古城势欲倒,征车北指燕山道。
道傍穹碑十丈馀,雨剥霜封卧青草。
我行拂拭开尘沙,良工独苦咸咨嗟。
婉丽似出虞秘监,廓落正类颜琅琊。
金薤离披立蛟鹄,赤手欲掣生龙蛇。
谁其能此宋令主,千载重操黑帝矩。
宫中才人捧砚立,殿前常侍登床取。
白麻宣诏赐天雄,署衔纸尾纷华虫。
雕镌琬琰勒黄绢,典雅尚有承平风。
可惜龟螭半斑剥,牧童烧焚牛砺角。
铜仙何日去咸阳,花石无踪寻艮岳。
停骖啜古不胜悲,况是邮亭把手时。
关门令尹逢迎处,更说羊公曾过之。
道傍穹碑十丈馀,雨剥霜封卧青草。
我行拂拭开尘沙,良工独苦咸咨嗟。
婉丽似出虞秘监,廓落正类颜琅琊。
金薤离披立蛟鹄,赤手欲掣生龙蛇。
谁其能此宋令主,千载重操黑帝矩。
宫中才人捧砚立,殿前常侍登床取。
白麻宣诏赐天雄,署衔纸尾纷华虫。
雕镌琬琰勒黄绢,典雅尚有承平风。
可惜龟螭半斑剥,牧童烧焚牛砺角。
铜仙何日去咸阳,花石无踪寻艮岳。
停骖啜古不胜悲,况是邮亭把手时。
关门令尹逢迎处,更说羊公曾过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肖甫送至天雄故城因观宋大观五礼碑同赋》描绘了古城萧瑟的景象和历史遗迹的沧桑。首句“风吹古城势欲倒”,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古城在风雨中的摇曳,暗示其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接着,“征车北指燕山道”点明了行者的行程方向,而“道傍穹碑十丈馀”则引出诗的核心——大观五礼碑。
诗人对碑文的赞美细腻入微:“婉丽似出虞秘监,廓落正类颜琅琊”,将碑文的风格与虞世南和颜真卿的书法相提并论,赞赏其艺术价值。然而,碑文的精美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金薤离披立蛟鹄,赤手欲掣生龙蛇”,意指碑文虽美,但历经风雨侵蚀,字迹模糊。
诗人感叹宋令主未能妥善保护此碑,将其与历史典故相连:“谁其能此宋令主,千载重操黑帝矩”,暗指碑文的命运如同古代帝王的失策。接下来,他描述了昔日宫廷内的场景,如今只剩下残破的纸尾和华美的虫蛀,象征着昔日的繁华已逝。
最后,诗人感慨万分,不仅为古迹的衰败而悲,也为邮亭握手的偶然相遇而感伤,同时提及羊公的典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整首诗通过描绘古城遗迹,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