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几度青城月,扇影无情也解愁
伤心莫说靖康前,吴山又到繁华年。
繁华几时春已换,千秋万古合欢扇。
铜雀香销见墨痕,秋去秋来几思怨。
一声白雁更西风,冠盖散为烟雾空。
百钱袜锦天留在,祸胎要鉴骊山宫。
当时梦里金银阙,百子楼前无六月。
琼枝秀发后庭春,珠帘晴卷天门雪。
棹歌一曲白云秋,不觉金人泪暗流。
乾坤几度青城月,扇影无情也解愁。
五云回首燕山北,燕山雪花大如席。
雪花漫漫冰峨峨,大风起兮奈尔何!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刘因所作的《宋理宗书宫扇》,以宫扇为载体,描绘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卷。诗中借由天津的明月、梁园的春色、靖康之变、吴山的繁华、铜雀台的香消、白雁的哀鸣、冠盖的散尽、百子楼的无夏、金银阙的梦回、琼枝的春意、珠帘的晴雪、棹歌的秋意、金人的泪水、青城的月色、燕山的雪花等意象,展现了从宋朝至元朝的历史变迁,以及对往昔繁华与现实落寞的感慨。
诗的开篇“天津月明啼杜鹃,梁园春色凝寒烟”,以天津的明月和杜鹃的啼声,以及梁园的春色与寒烟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凄凉的氛围,预示着后续故事的复杂情感。接着,“伤心莫说靖康前,吴山又到繁华年”两句,直接点明了历史的转折点——靖康之难,以及吴山在历史长河中的繁华与变迁,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深深感慨。
“繁华几时春已换,千秋万古合欢扇”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变迁的主题,暗示了无论多么辉煌的过去,终将被时间所取代,留下的是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铜雀香销见墨痕,秋去秋来几思怨”通过铜雀台的香消玉殒,墨痕犹存,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失去的哀怨。
“一声白雁更西风,冠盖散为烟雾空”描绘了白雁的哀鸣与西风的吹拂,象征着权力的消逝与世事的无常。“百钱袜锦天留在,祸胎要鉴骊山宫”则通过百子楼的消失与骊山宫的警示,提醒人们历史的教训不可忘却。
最后,“当时梦里金银阙,百子楼前无六月。琼枝秀发后庭春,珠帘晴卷天门雪”通过金银阙的梦回与后庭的春意,以及珠帘的晴雪,展现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棹歌一曲白云秋,不觉金人泪暗流”以棹歌的悠扬与金人的泪水,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乾坤几度青城月,扇影无情也解愁”则以青城的月色与扇影的无情,进一步强化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对现实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