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遍永阳文献录,可怜齰舌老司成
出处:《题永阳文献录 其二》
宋 · 赵汝腾
冢中夷蹠同枯骨,身后逢干享令名。
读遍永阳文献录,可怜齰舌老司成。
读遍永阳文献录,可怜齰舌老司成。
注释
夷蹠:古代对盗墓者的蔑称。枯骨:比喻死亡后的躯体。
身后:死后的事迹。
干:清廉,无污点。
令名:美好的名声。
永阳:地名,可能指某个地方的文献。
文献录:历史或学术文献集。
可怜:令人同情或感慨。
齰舌:咬舌,形容苦思冥想或无奈。
老司成:年长的学官或官员。
翻译
墓中的夷蹠如同枯骨一般,身后却因清廉而享有好名声。遍读永阳的文献记录,令人感叹那位老司成费尽心力却只能咬舌叹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腾所作的《题永阳文献录(其二)》。诗中,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墓中死者与生者之间的对比图景。"冢中夷蹠同枯骨",形象地表达了对死亡的共通理解,无论是身份高贵如夷蹠(古代贵族),还是普通百姓,死后都化为相同的枯骨,揭示了生命的平等和无常。"身后逢干享令名",则转而关注生者的评价,赞扬那些即使去世后仍能因高尚品德或贡献而享有美名的人。
"读遍永阳文献录",诗人通过阅读永阳地区的文献记录,对当地的历史人物和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体现了他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追求。最后,"可怜齰舌老司成",诗人感慨万分,对那些在学术上辛勤耕耘的老司成(教育官员)表示同情,他们可能一生都在钻研学问,却未能得到应有的理解和赏识,只能含恨而终。
整首诗寓言深刻,既有对生死的哲理思考,也有对学者命运的同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