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城几何家,湘景无不挽
出处:《题彦真天开图画》
宋 · 赵蕃
湘山不为高,湘水未为远。
湘城几何家,湘景无不挽。
滕侯宅虽早,郭圃市之晚。
纡馀直陂陀,突兀对偃蹇。
登临适正昼,亭榭惬深稳。
诗材浩无穷,画手羞用本。
虽然倏变化,正以发关键。
湘城几何家,湘景无不挽。
滕侯宅虽早,郭圃市之晚。
纡馀直陂陀,突兀对偃蹇。
登临适正昼,亭榭惬深稳。
诗材浩无穷,画手羞用本。
虽然倏变化,正以发关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湘山:指湘江边的山。湘水:湘江。
几何:多少。
滕侯:古代官名,这里指某位官员。
虽:即使。
郭圃:城郊的园林。
纡馀:曲折。
突兀:突然崛起。
偃蹇:形容山势起伏。
适:恰好。
亭榭:亭台楼阁。
深稳:深沉而稳妥。
浩无穷:极其丰富。
羞:感到难为情。
倏变化:快速变化。
关键:触发灵感的关键。
翻译
湘山并不算高峻,湘水也不算遥远。湘城有多少户人家,湘地的景色无处不在。
滕侯的府邸虽早建,但市集的兴起却较晚。
曲折的小路通向坡地,突兀的建筑与蜿蜒的屋宇相对。
登高望远正值白昼,亭台楼榭显得深沉而宁静。
诗中的素材丰富无比,画家们羞于仅用原貌来描绘。
尽管景色瞬息万变,但这正是触发灵感的关键所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题彦真天开图画》。诗中,诗人以湘山、湘水和湘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他赞赏湘城虽不大,但景色优美,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欣赏到。诗人特别提到了滕侯宅和郭圃市,指出它们的建筑风格各异,有的蜿蜒曲折,有的突兀耸立,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对比。
诗人白天登高望远,来到一座亭榭,感受到这里的宁静与稳重,认为这里充满了无尽的诗意创作素材,即使是画家也难以用原原本本的方式描绘其美。最后,诗人认为尽管自然景色瞬息万变,但正是这种变化激发了人们深入理解和表达自然的关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湘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建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