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济斜阳,悠然见桐柏
出处:《渡淮次新息》
明 · 胡庭兰
淼淼淮河流,东行过新息。
方舟济斜阳,悠然见桐柏。
雾合青山低,霜侵绿蘋歇。
缅怀仲宣赋,邈把瑶芬撷。
归周问潜鼎,悼魏嗟沉璧。
灵涛逐奔雷,惊风舞飘叶。
出颖当何期,鸣笳临路发。
方舟济斜阳,悠然见桐柏。
雾合青山低,霜侵绿蘋歇。
缅怀仲宣赋,邈把瑶芬撷。
归周问潜鼎,悼魏嗟沉璧。
灵涛逐奔雷,惊风舞飘叶。
出颖当何期,鸣笳临路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渡过淮河,途经新息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的历史感。首句“淼淼淮河流,东行过新息”以辽阔的淮河水起笔,展现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接着,“方舟济斜阳,悠然见桐柏”描绘了日落时分,船只在斜阳下缓缓前行,远处的桐柏山映入眼帘的宁静画面。
“雾合青山低,霜侵绿蘋歇”两句,通过雾气、霜冻和凋零的绿蘋,营造出一种秋意浓重、万物萧瑟的氛围。诗人在此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生机勃勃的绿色与寒冷的霜冻相结合,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缅怀仲宣赋,邈把瑶芬撷”则借用了王粲(字仲宣)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骨的追思与敬仰。诗人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追寻那份超越物质的高洁情操。
“归周问潜鼎,悼魏嗟沉璧”中,“归周”、“问潜鼎”、“悼魏”、“嗟沉璧”分别引用了历史事件,如周朝的鼎器、魏国的璧玉,以及与之相关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过往辉煌的怀念。
最后,“灵涛逐奔雷,惊风舞飘叶”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之美,雷声轰鸣,波涛汹涌,狂风中落叶纷飞,既体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不定。
“出颖当何期,鸣笳临路发”则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人站在新的起点上,思考着未来的方向,同时伴随着行进的号角,预示着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情感体验,还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与个人命运的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