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人不识,秋景客相愁
出处:《彭蠡阻风寄城中故人》
宋 · 张弋
欲行行未得,累日滞孤舟。
月照山皆近,风吹水倒流。
地名人不识,秋景客相愁。
忆你惟成梦,遥知独倚楼。
月照山皆近,风吹水倒流。
地名人不识,秋景客相愁。
忆你惟成梦,遥知独倚楼。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欲行:想要出行。行未得:未能如愿出行。
累日:连续多日。
滞:停留,困住。
孤舟:独自的船。
月照:月光照射。
山皆近:近处的山峦。
风吹:风吹过。
水倒流:水面倒映。
地名:地名不为人所知。
人不识:无人相识。
秋景:秋天的景色。
客相愁:旅人感到忧愁。
忆你:回忆你。
惟成梦:只能成为梦境。
遥知:想象。
独倚楼:独自倚靠在楼上。
翻译
想要出行却未能如愿,连续多日困在孤舟之上。明亮的月光照亮了近处的山峦,风吹过水面,波光粼粼仿佛倒流一般。
身处陌生之地无人相识,秋天的景色更增添了旅人的忧愁。
回忆你只能化为梦境,想象你独自站在那高楼之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意境。"欲行行未得,累日滞孤舟"表达了诗人因某种原因而不能成行,日复一日地被困在一艘孤独的小船上,这种无奈和停滞是诗人内心不愿离去却又不得不离的矛盾情绪。"月照山皆近,风吹水倒流"则描写了夜晚的景象,明月照耀下的山峰似乎更加接近,而风的吹拂使得河水像是倒流,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不宁与混乱。
接着,"地名人不识,秋景客相愁"透露出诗人在异乡的迷茫和孤独,没有人认识他,而秋天的景色更增添了旅人的忧愁。最后,"忆你惟成梦,遥知独倚楼"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某个人的思念,只能在梦中与之相见,对方可能正在高楼上独自凭栏,这种遥远的距离和孤独的情形加深了诗中的离愁主题。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和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