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眼看春长恐尽,直须去取六龙回
出处:《次韵和甫春日金陵登台》
宋 · 王安石
钟山漠漠水洄洄,西有陵云百尺台。
万物已随和气动,一樽聊与故人来。
天边幽鸟鸣相和,地上晴烟扫不开。
愁眼看春长恐尽,直须去取六龙回。
万物已随和气动,一樽聊与故人来。
天边幽鸟鸣相和,地上晴烟扫不开。
愁眼看春长恐尽,直须去取六龙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钟山:指南京的钟山,这里代指山水景色。漠漠:形容山色迷茫。
陵云:直插云霄。
和气:温暖的气候或和谐的气氛。
一樽:一杯酒。
聊:姑且,暂且。
故人:老朋友。
幽鸟:深山里的鸟儿。
晴烟:晴天的炊烟。
扫不开:无法吹散。
愁眼:忧郁的眼神。
春长恐尽:春天似乎即将消逝。
六龙回:古代神话中驾驭六龙的马车,象征留住美好时光。
翻译
钟山苍茫,江水回旋,西边耸立着高台直入云霄。世间万物随着和煦的气息而活动,暂且举杯与老朋友共饮。
天边的幽静鸟儿鸣叫相应和,地上的晴朗炊烟却怎么也吹不散。
满怀愁绪看着春天怕它匆匆离去,只希望能驾驭六龙马车留住春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思念。首句“钟山漠漠水洄洄”,以钟山为背景,渲染出一种静谧与壮观相结合的意境。“西有陵云百尺台”则描绘了一处高台之上,云雾缭绕,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万物已随和气动,一樽聊与故人来”,诗人通过对万物更新的描写,表达了春天生机勃发的景象,并且提出愿意与旧友共饮一樽酒,传递出一种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天边幽鸟鸣相和,地上晴烟扫不开”,诗人在这里通过对天空中鸟鸣声和地面上轻薄云雾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恬静而又清新脱俗的氛围。天边的鸟儿唱和着歌谣,而地上的烟霭却清淡得如同无法扫去的回忆。
“愁眼看春长恐尽,直须去取六龙回”,诗人在这里流露出对春光易逝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想要捕捉住这份美好的决心。六龙可能是指六条大河,或许象征着力量与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