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辽左号精兵,负险谁知气益横
出处:《闻警和顾以新三间三首》
明 · 林士元
百年辽左号精兵,负险谁知气益横。
一鼓日中飞炮火,三军帐下拔霓旌。
不闻西贼忧韩老,犹自长沙哭贾生。
近事大同姑勿论,往年甘肃悔行成。
一鼓日中飞炮火,三军帐下拔霓旌。
不闻西贼忧韩老,犹自长沙哭贾生。
近事大同姑勿论,往年甘肃悔行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辽东地区军队的英勇与气势,以及战争中的激烈场面。首句“百年辽左号精兵”点明了辽东军队的威名久远,为后文的描述奠定了基调。接着,“负险谁知气益横”一句,通过“负险”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辽东军队在险要地形上的顽强抵抗,而“气益横”则突出了他们面对困难时的豪迈与不屈。
“一鼓日中飞炮火,三军帐下拔霓旌”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战场上激烈的战斗场景。炮火如日中飞射,三军旗帜被拔,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现了士兵们的英勇无畏。这里“一鼓”与“日中”形成时间上的对比,强化了战斗的紧迫感和激烈程度。
接下来,“不闻西贼忧韩老,犹自长沙哭贾生”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忧虑。韩老与贾生分别指韩信和贾谊,他们在历史上都曾因君主的不信任或疏远而遭遇不幸。这里借古喻今,暗示了当时可能存在的政治危机与君臣之间的隔阂。
最后,“近事大同姑勿论,往年甘肃悔行成”两句,表达了对近期事件的暂时搁置,以及对过去错误决策的反思。大同和甘肃作为地名,暗示了可能涉及的地域或政策问题,而“悔行成”则表明了对过往行动的反省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英雄的豪情以及对时局的忧虑和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