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裾每带烟光润,毛骨常从兰气薰
出处:《咏樵》
明 · 赵完璧
翠巘千寻斧白云,高风杳不染尘氛。
襟裾每带烟光润,毛骨常从兰气薰。
松下看棋迷甲子,夜中煮石待烧焚。
山深岁老韬名姓,一笑那知麋鹿群。
襟裾每带烟光润,毛骨常从兰气薰。
松下看棋迷甲子,夜中煮石待烧焚。
山深岁老韬名姓,一笑那知麋鹿群。
鉴赏
这首《咏樵》诗,由明代诗人赵完璧所作,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樵夫形象,通过对这位樵夫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
首句“翠巘千寻斧白云”,以“翠巘”形容山色青翠,高耸入云,仿佛与白云相接,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清幽氛围。接着“高风杳不染尘氛”一句,直接点明了这位樵夫生活环境的纯净与高洁,暗示其心灵的纯净与高尚。
“襟裾每带烟光润,毛骨常从兰气薰”两句,通过“烟光润”和“兰气薰”这两个细节,进一步描绘了这位樵夫生活环境的自然之美,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烟光润,不仅指山间雾气缭绕,更象征着一种宁静而湿润的心境;兰气薰,则是借兰花的香气,寓意其人格的高雅与纯洁。
“松下看棋迷甲子,夜中煮石待烧焚”两句,通过“看棋迷甲子”这一细节,展现了樵夫在闲暇时光中的乐趣与智慧,暗示其生活虽简朴却充满情趣。“煮石待烧焚”则可能是一种象征,既可理解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珍惜,也可解读为对生活态度的坚持与执着。
最后,“山深岁老韬名姓,一笑那知麋鹿群”两句,表达了这位樵夫深居简出,不问世事,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他或许已经融入了自然,与山林中的动物和谐共处,过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与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隐居山林的樵夫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以及其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充满了对自然美和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