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诗不厌吟千遍,饮酒何妨饮百瓯
出处:《己亥立秋》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年来树木摧应尽,衰落何因别蚤秋。
近海好风初及岸,远山微月渐生楼。
吟诗不厌吟千遍,饮酒何妨饮百瓯。
惆怅一年今又半,渔竿辜负蓼花洲。
近海好风初及岸,远山微月渐生楼。
吟诗不厌吟千遍,饮酒何妨饮百瓯。
惆怅一年今又半,渔竿辜负蓼花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变迁与个人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首联“年来树木摧应尽,衰落何因别蚤秋”以树木凋零象征时光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颔联“近海好风初及岸,远山微月渐生楼”则通过描绘海风轻拂岸边、远山映衬微月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环境的和谐。
颈联“吟诗不厌吟千遍,饮酒何妨饮百瓯”展现了诗人借诗歌和美酒来寄托情感,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艺术的热爱,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通过不断的创作和享受,试图在日常中找到乐趣与意义。
尾联“惆怅一年今又半,渔竿辜负蓼花洲”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未及享受的遗憾。在一年已过半的情况下,诗人感叹自己未能充分利用时间,尤其是对于那些能够带来心灵愉悦的事物,如垂钓于蓼花洲畔,显得格外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个人追求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局限的无奈,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特有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