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窥渐难量,忽此清泠渊
宋 · 毛滂
寒溪数寸尔,下有万里天。
烟云自变怪,寸碧殊湛然。
蘋风亦可人,宁妨暂漪涟。
终观镜面平,与君受媸妍。
有苔绿蒙茸,孺子俯可搴。
前窥渐难量,忽此清泠渊。
鱼虾亦无踪,但见空月圆。
陶翁步屧处,独俾支郎肩。
倚策心自知,鸥鹭纷联翩。
烟云自变怪,寸碧殊湛然。
蘋风亦可人,宁妨暂漪涟。
终观镜面平,与君受媸妍。
有苔绿蒙茸,孺子俯可搴。
前窥渐难量,忽此清泠渊。
鱼虾亦无踪,但见空月圆。
陶翁步屧处,独俾支郎肩。
倚策心自知,鸥鹭纷联翩。
注释
寒溪:冰冷的小溪。尔:而已,表程度极小。
万里天:广阔的天空。
殊:特别。
蘋风:浮萍般的微风。
漪涟:水面的波纹。
终观:最终看到。
媸妍:美丑。
蒙茸:茂盛的青苔。
搴:采摘。
清泠渊:清澈幽深的深渊。
踪:踪迹。
空月圆:空中的满月。
陶翁:陶渊明。
支郎:虚构的人物,代指无人。
倚策:拄杖。
鸥鹭:水鸟。
翻译
这是一条寒冷的小溪,它深不过几寸,却连接着无边无际的天空。溪水中的烟云变幻莫测,即使只有寸许的碧波,也清澈如镜。
微风吹过水面,带来宜人的凉意,短暂的涟漪也不妨碍它的平静。
最终,无论镜面如何映照,我与你都将接受美丑的考验。
溪边长满了青苔,孩子弯腰就能采摘。
越往深处看,溪流的深度难以估量,突然变得如此清澈幽深。
连鱼虾都消失不见,只留下一轮圆满的明月悬空。
这是陶渊明曾经漫步的地方,如今只有支郎独自承担这份宁静。
手握竹杖,心中自知,鸥鹭在身边翩翩起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林溪流图景。开头“寒溪数寸尔,下有万里天”两句,既设定了冬日溪水浅狭的场景,也勾勒出一片辽阔的天空。接着,“烟云自变怪,寸碧殊湛然”则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烟云变化莫测,以及溪水清澈见底的情景。
“蘋风亦可人,宁妨暂漪涟”表达了诗人对微风轻拂与溪水相互作用的欣赏之情。而“终观镜面平,与君受媸妍”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片美景的深刻领悟,并希望与同游共享这一份美好。
在接下来的描述中,“有苔绿蒙茸,孺子俯可搴”展示了溪边青苔覆盖以及孩童嬉戏的情形。紧接着,“前窥渐难量,忽此清泠渊”则表达了诗人对溪流深邃处的探究与惊讶。
“鱼虾亦无踪,但见空月圆”通过没有鱼虾的踪迹,只有月亮映照在水面上的描述,增添了一份清冷与神秘。而“陶翁步屧处,独俾支郎肩”则是诗人对唐代诗人陶渊明隐居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
最后,“倚策心自知,鸥鹭纷联翩”通过诗人倚靠在竹杖上,心中有所感悟,以及水鸟飞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体验和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幽深,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