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身老大,甘此胯下辱
出处:《次季通韵赠范康侯》
宋 · 朱熹
朝霜逼凋梅,夕露忽团菊。
百年风雨过,宜笑不宜哭。
口川失自防,心兵几回触。
年来身老大,甘此胯下辱。
永谢五鼎烹,聊寄一瓢足。
虽惭龙蟠泥,肯羡莺出谷。
适意超混茫,放情遗结束。
俯仰天壤间,静胜惟我独。
苍苍有心柏,落落无瑕玉。
年纪尚无闻,头颅岂须卜。
百年风雨过,宜笑不宜哭。
口川失自防,心兵几回触。
年来身老大,甘此胯下辱。
永谢五鼎烹,聊寄一瓢足。
虽惭龙蟠泥,肯羡莺出谷。
适意超混茫,放情遗结束。
俯仰天壤间,静胜惟我独。
苍苍有心柏,落落无瑕玉。
年纪尚无闻,头颅岂须卜。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名为《次季通韵赠范康侯》。诗中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生命历程的对比,通过霜梅、露菊的凋零与生长,隐喻人生的短暂与变化无常。诗人以“百年风雨过,宜笑不宜哭”表达对生命的乐观态度,认为人生应以笑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
接着,诗人以“口川失自防,心兵几回触”描绘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暗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内心世界中,人们常常会遭遇冲突与挑战。而“年来身老大,甘此胯下辱”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选择接受生活中的不如意,展现出一种豁达与坚韧。
“永谢五鼎烹,聊寄一瓢足”一句,诗人借用了古代贵族饮食的象征,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欲望的淡泊。接下来,“虽惭龙蟠泥,肯羡莺出谷”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即使身处平凡,也不愿被世俗的束缚所限制。
最后,“适意超混茫,放情遗结束”表明诗人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越,不为外物所累,放任情感自由流淌。“俯仰天壤间,静胜惟我独”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认为在天地之间,唯有内心的平静最为珍贵。“苍苍有心柏,落落无瑕玉”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坚韧的松柏与纯净的美玉,象征着高尚的品格与纯洁的心灵。“年纪尚无闻,头颅岂须卜”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名声与命运的淡然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品质而非外在的荣誉或预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由、宁静与内在价值的深刻思考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哲学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