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音谢衣里,判然隔胡越
出处:《破箑叹》
清 · 李锴
破箑制自谁,阙略亏半月。
君恩讵不怀,想见凉风发。
微音谢衣里,判然隔胡越。
上有相思字,痕深字不灭。
已矣长弃捐,秋水沅湘阔。
君恩讵不怀,想见凉风发。
微音谢衣里,判然隔胡越。
上有相思字,痕深字不灭。
已矣长弃捐,秋水沅湘阔。
鉴赏
这首诗名为《破箑叹》,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诗中以“破箑”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首句“破箑制自谁,阙略亏半月”,以“破箑”开篇,点明主题,同时暗示了箑(扇子)的破损,以及时间的流逝。“阙略亏半月”形象地描绘了箑的残缺状态,也暗喻了岁月的不完整和遗憾。
接着,“君恩讵不怀,想见凉风发”,诗人由箑的残缺联想到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尤其是对君恩的追忆。他想象着在凉风习习的季节,君恩如同凉风一般,给予他心灵的慰藉和温暖。
“微音谢衣里,判然隔胡越”,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感叹,即使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却只能在衣物之内默默承受,仿佛与外界隔绝,无法传达给远方的人。这里运用了“胡越”这一典故,强调了距离的遥远和沟通的困难。
最后,“上有相思字,痕深字不灭”,诗人通过箑上的“相思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这些字虽然深深留下痕迹,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依然清晰可见,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已矣长弃捐,秋水沅湘阔”,诗人最终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无奈。他意识到,那些美好的记忆终将随时间流逝,如同秋水般广阔而不可触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情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