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此骷髅,夜夜泣秋月
出处:《长城外》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饮马长城窟,马繁水枯竭。
水竭将奈何,马嘶不肯歇。
君看长城中,尽是骷髅骨。
骷髅几千年,犹且未灭没。
空衔千年冤,此冤何时雪。
祖龙去已远,长城久迸裂。
叹息此骷髅,夜夜泣秋月。
水竭将奈何,马嘶不肯歇。
君看长城中,尽是骷髅骨。
骷髅几千年,犹且未灭没。
空衔千年冤,此冤何时雪。
祖龙去已远,长城久迸裂。
叹息此骷髅,夜夜泣秋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长城窟:长城边的泉水。马繁:马匹众多。
水枯竭:水源干涸。
奈何:怎么办。
马嘶:马儿嘶鸣。
长城中:长城内。
骷髅骨:白骨。
犹且:仍然。
冤:冤屈。
雪:洗雪。
祖龙:对秦始皇的称呼。
迸裂:破败。
叹息:感叹。
泣:哭泣。
秋月:秋天的月亮。
翻译
在长城边饮水的马儿,水源已经干涸。水源枯竭了怎么办?马儿嘶鸣着不愿停歇。
你看看长城之内,到处都是白骨累累。
这些白骨经历了数千年的岁月,仍未消散。
它们空怀千年冤屈,这冤情何时才能洗雪。
始皇帝的时代已经远去,长城也早已破败不堪。
感叹这些白骨,每晚都在秋月下哭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的边塞景象,通过对长城和骷髅骨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生命消逝以及民族苦难的深刻感慨。
首句“饮马长城窟,马繁水枯竭”勾勒出边塞军马的艰辛生活和自然环境的严酷。"水竭将奈何,马嘶不肯歇"则透露出军马在干涸的河床上饮水时的迫切与不安。
接着,“君看长城中,尽是骷髅骨”一句,直接揭示了战争留下的残酷痕迹和生命的消亡。"骷髅几千年,犹且未灭没"表明这些遗骨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存在,历史的沉重感扑面而来。
“空衔千年冤,此冤何时雪”则是诗人对于无法昭雪的历史冤屈深感无奈和悲哀。"祖龙去已远,长城久迸裂"不仅指物质上的毁坏,更象征着精神上对传统、对辉煌过去的怀念与失落。
最后,“叹息此骷髅,夜夜泣秋月”表达了诗人面对这些历史遗迹时的深沉哀思和无尽的悲伤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于过去荣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困境的无奈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