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淋日炙四百年,孤星煌煌长在天
出处:《铁箭辩》
明 · 胡奎
凤凰山下通江门,钱王铁箭今尚存。
世传当时有三箭,两箭沈沙俱不见。
唯留一箭在江头,此箭不随江水流。
壮士摩挲撼其镞,根株下贯金鳌足。
出地曾无一尺高,定知作则捍波涛。
始丰先生真好辩,直指是幢非是箭。
雨淋日炙四百年,孤星煌煌长在天。
世传当时有三箭,两箭沈沙俱不见。
唯留一箭在江头,此箭不随江水流。
壮士摩挲撼其镞,根株下贯金鳌足。
出地曾无一尺高,定知作则捍波涛。
始丰先生真好辩,直指是幢非是箭。
雨淋日炙四百年,孤星煌煌长在天。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名为《铁箭辩》。诗中描绘了凤凰山下的江门,钱王遗留的铁箭至今仍存。传说中,当时有三箭,但两箭沉入沙中,不见踪迹,仅剩一箭留在江边,它不随江水流动。壮士抚摸着箭头,发现箭身深深插入金鳌的脚底,箭杆甚至没有露出地面一尺,显见其稳固,仿佛能抵挡波涛。诗中还提到始丰先生对箭的辩解,指出那并非箭而是旗帜。尽管历经四百年的风雨侵蚀,那颗孤星般明亮的“箭”依然矗立于天空之中。整首诗通过描述铁箭的神奇与不朽,以及对箭的辨析,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