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身非介亦非通,闲处工夫不堕空
出处:《挽曹处士二首 其二》
宋 · 杜范
持身非介亦非通,闲处工夫不堕空。
石室隐居虽我独,凤冈文社与人同。
道镌一族多名士,惠浃千家有后功。
潜德自昭何待发,矧兹大笔诏无穷。
石室隐居虽我独,凤冈文社与人同。
道镌一族多名士,惠浃千家有后功。
潜德自昭何待发,矧兹大笔诏无穷。
注释
持身:保持自我。非介:非孤立。
亦非通:也不随波逐流。
堕空:让心灵空虚。
石室:隐居之处。
凤冈文社:文化社团。
与人同:与众人共享。
镌:刻写。
一族:一族人。
多名士:许多名士。
惠浃:恩惠遍及。
潜德:美德深藏。
昭:显明。
发:张扬。
矧兹:何况。
大笔:大才之人。
诏无穷:持续发出教诲。
翻译
保持自我既非孤立也不随波逐流,闲暇时光也不让心灵空虚。虽然我独自在石室隐居,但凤冈文社的精神与众人共享。
道义传承,一族出了许多名士,恩惠遍及千家,留下了长远的功绩。
美德深藏自然显明,何需张扬,更何况有大才之人能持续发出教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范的作品,名为《挽曹处士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学问修养和隐居生活的态度。
"持身非介亦非通,闲处工夫不堕空。" 这两句是说诗人对于自己的品行有着严格的要求,不至于走向极端,而且在平淡的日子里也能坚守修养,不让时间白白流逝。
"石室隐居虽我独,凤冈文社与人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隐居生活,即使身处偏僻的石洞之中,但通过文学创作与外界保持联系,与其他有文化素养的人共享精神世界。
"道镌一族多名士,惠浃千家有后功。" 这两句是对某家族和地区的赞美,表明这个家族出了很多著名的学者,而惠浃地区则有许多家庭在文化教育上有着良好的传统和成就。
"潜德自昭何待发,矧兹大笔诏无穷。" 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修养与文学才华的肯定,认为自己的德行自然会显现,不需要刻意去彰显。而对于文笔,更是信手拈来,无所畏惧。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的高洁品格、深厚学问和对文学创作的自信,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家族和地区文化传统的尊重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