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蕨自堪供岁久,杖藜何必入山深
出处:《寄杨山人维五酒》
明 · 欧大任
白首无机似汉阴,桔槔闲挂在中林。
鳣堂讲授诸生业,虎洞沉冥百代心。
盘蕨自堪供岁久,杖藜何必入山深。
一尊且寿罗浮酒,莫笑疏家少赐金。
鳣堂讲授诸生业,虎洞沉冥百代心。
盘蕨自堪供岁久,杖藜何必入山深。
一尊且寿罗浮酒,莫笑疏家少赐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意味。
首联“白首无机似汉阴,桔槔闲挂在中林”以“白首”形容老人的年迈,以“无机”比喻其心灵的纯净无欲,如同古代隐居的汉阴先生一般,远离尘嚣。桔槔挂于林间,既象征着农耕生活的简朴,也暗含着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的尊重。
颔联“鳣堂讲授诸生业,虎洞沉冥百代心”转而描述了这位隐士的精神世界。鳣堂,可能是指教授学问的地方,这里借指传授知识的过程;“诸生业”则代表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而“虎洞沉冥百代心”,则通过想象中的虎洞,象征着隐士内心的深邃与历史的积淀,表达了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时间的深刻理解。
颈联“盘蕨自堪供岁久,杖藜何必入山深”进一步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态度。盘蕨,即蕨菜,是自然界的馈赠,象征着简单而持久的生活方式。杖藜,是行走在山林间的辅助工具,此处暗示了隐士的日常出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赏,以及对深入山林的必要性的质疑,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物质的无关。
尾联“一尊且寿罗浮酒,莫笑疏家少赐金”则是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表达。一尊酒,代表着对生活的享受与庆祝,罗浮酒可能指的是某种名酒,增添了诗的意境。而“莫笑疏家少赐金”则可能是对那些追求功名利禄者的讽刺,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精神富足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精神自由的价值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学问和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