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台衮兼戎律,勤忧秉化元全文

台衮兼戎律,勤忧秉化元

出处:《送王相公赴幽州
唐 · 皇甫曾
台衮兼戎律,勤忧秉化元
凤池东掖宠,龙节北方尊。
长路山河转,前驱鼓角喧。
人安布时令,地远荅君恩。
暮日平沙迥,秋风大旆翻。
渔阳在天末,恋别信陵门。

拼音版原文

táigǔnjiānróngqínyōubǐnghuàyuán
fèngchídōngchǒnglóngjiéběifāngzūn

chángshānzhuǎnqiánjiǎoxuān
rénānshílìngyuǎnjūnēn

píngshājiǒngqiūfēngpèifān
yángzàitiānliànbiéxìnlíngmén

注释

台衮:指高级官员的服饰,代指高官。
兼戎律:同时承担军事和法律事务。
勤忧:勤劳而忧虑。
秉化元:掌握国家的根本治理原则。
凤池:对朝廷的美称,此处指皇宫。
东掖:东宫,古代皇后的居所,此处借指朝廷。
龙节:皇帝出行的仪仗,象征尊贵。
北方尊:在北方受到极高的尊重。
长路:长途旅程。
山河转:山河景象随着行程变化。
人安:人民生活安定。
布时令:顺应时节安排。
暮日:傍晚的太阳。
大旆:大旗。
渔阳:古郡名,此处可能暗指边疆。
恋别:依依惜别。
信陵门:历史上的信陵君,此处可能象征友情或故地。

翻译

他身兼文武重任,忧虑国家大事,掌握着根本的治理原则。
他在朝廷受到极大的宠爱,在北方以皇帝的象征受到尊重。
长途跋涉中,山河变换,前行的队伍鼓角声喧嚣。
人们生活安定,顺应时节,远方的土地回报你的恩德。
傍晚的阳光照在广阔的沙漠上,秋风吹动大旗翻飞。
渔阳之地遥在天边,离别之际,心系信陵门的情谊。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曾所作,名为《送王相公赴幽州》。诗中表现了对远去之友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国家边疆安危的关切。

"台衮兼戎律,勤忧秉化元。凤池东掖宠,龙节北方尊。"

这四句写出了王相公即将赴任的地方是军事重镇,其职责重大,不仅要管理地方政务,还要担负起边防的重任。"台衮兼戎律"表明其地位重要,是边疆的军事重镇;"勤忧秉化元"则形象地表达了王相公肩负的责任和忧虑;"凤池东掖宠,龙节北方尊"则是对其所赴之地的赞美,凤池、龙节都是古代帝王葬地的名称,这里借以形容幽州的尊贵和神圣。

"长路山河转,前驱鼓角喧。"

这两句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长路蜿蜒曲折,山河相连,前方的使者已经吹响了出发的号角,气氛庄重而紧迫。

"人安布时令,地远荅君恩。"

这两句表达了对王相公到任后能够得到民众安居乐业的祝愿,以及他将在遥远的地方施展皇上的恩泽。

"暮日平沙迥,秋风大旆翻。"

这里描写了送别时的景象,夕阳西下,沙漠辽阔,一片宁静之中,只有秋风吹动着大旗,使得气氛更加肃穆。

"渔阳在天末,恋别信陵门。"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渔阳即今天的陕西北部,是古代边塞重镇之一,这里借以形容王相公将要前往的地方遥远;"恋别信陵门"则是送别者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仿佛可以听到自己内心深处对友人不忍离去的呼唤。

这首诗语言庄重,意境辽阔,既表现了作者对边塞将士的敬仰之情,也抒发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