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处问南北,春秋霜露俱含情
出处:《北人上冢》
元 · 萨都剌
南人城南逢清明,北人望北号哭声。
人生何处问南北,春秋霜露俱含情。
天涯芳草何青青,杜鹃口血花冥冥。
酪浆一壶麦一饭,香火照日藏流萤。
自言家住大河北,闽巅相望六十六。
血气寻寻呼应声,音容皎皎常在目。
虚名薄利非良图,故山松柏号夜狐。
儿身有禄亲不待,亲坟无主儿义辜。
低头再拜襟尽血,行路人情为惨切。
纸灰低拂绿杨风,杯沥浇残沙上月。
人言朔客铁心肠,谁无半饷情惨伤。
游宦既知离别苦,何如拂衣归故乡。
人生何处问南北,春秋霜露俱含情。
天涯芳草何青青,杜鹃口血花冥冥。
酪浆一壶麦一饭,香火照日藏流萤。
自言家住大河北,闽巅相望六十六。
血气寻寻呼应声,音容皎皎常在目。
虚名薄利非良图,故山松柏号夜狐。
儿身有禄亲不待,亲坟无主儿义辜。
低头再拜襟尽血,行路人情为惨切。
纸灰低拂绿杨风,杯沥浇残沙上月。
人言朔客铁心肠,谁无半饷情惨伤。
游宦既知离别苦,何如拂衣归故乡。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北人上冢》描绘了北方人在清明时节南下祭扫亲人墓地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比南人与北人的不同情感,展现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死离别的深深哀痛。
首句“南人城南逢清明,北人望北号哭声”,以清明节的场景起笔,南人在此时可能已经习惯了节日的平静,而北人却因远离家乡,面对亲人的坟墓,发出悲痛的哭声。接着,“人生何处问南北,春秋霜露俱含情”强调了无论南北,生死之情感人至深,自然界的霜露也仿佛寄托着哀思。
“天涯芳草何青青,杜鹃口血花冥冥”运用了象征手法,芳草青青与杜鹃啼血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哀伤。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简朴的祭奠仪式,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
“虚名薄利非良图,故山松柏号夜狐”揭示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故乡故土的眷恋。最后,“儿身有禄亲不待,亲坟无主儿义辜”表达了未能及时尽孝的遗憾和愧疚,以及对亡者的深深哀悼。
全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北人清明祭扫的细节,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生死、亲情和故乡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