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箨猗猗联绿玉,并梢袅袅舞清薰
出处:《咏双竹》
宋 · 曹勋
千岩万壑碧嶙峋,密有双成瑞此君。
破箨猗猗联绿玉,并梢袅袅舞清薰。
巧穿怪石嵌空地,色映虚亭窈窕云。
比节合心皆美事,孤高殊喜不同群。
破箨猗猗联绿玉,并梢袅袅舞清薰。
巧穿怪石嵌空地,色映虚亭窈窕云。
比节合心皆美事,孤高殊喜不同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千岩万壑:形容山势险峻,众多的山谷。碧嶙峋:形容石头青翠且形状奇特。
双成瑞:指吉祥的象征,可能暗指竹子被视为吉祥之物。
破箨:竹笋破壳而出。
猗猗:形容竹子茂盛的样子。
袅袅:形容竹枝随风摇曳。
嵌空地:指竹子生长在石缝或空旷的地方。
窈窕云:形容云雾缭绕的环境。
比节合心:竹子的节与节相合,象征心灵相通。
孤高:形容竹子独立高洁的品质。
殊喜:特别喜欢。
不同群:与众不同的群体。
翻译
千山万谷中翠绿的石头峥嵘不凡,这里隐藏着吉祥的象征。竹笋破壳生长,翠绿如玉,枝叶摇曳在清新的空气中,仿佛在舞蹈。
竹子巧妙地穿过奇形怪状的石头,扎根于空旷之地,颜色映照在幽深的亭子和缭绕的云雾中。
竹子与节令相符,心灵相通,都是美好的事情,它孤独而高洁,与众不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咏双竹》,通过对千岩万壑中两株翠竹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风貌和精神。首句"千岩万壑碧嶙峋",以壮丽的山势为背景,凸显出竹子生长环境的险峻与秀美。"密有双成瑞此君",赞美竹子作为吉祥象征,如同两位佳人相伴,增添了诗意。
接下来的两句"破箨猗猗联绿玉,并梢袅袅舞清薰",细致描绘了竹竿破土而出,青翠欲滴,仿佛连成一片翡翠,竹梢随风轻摇,犹如在清风中起舞,形象生动。"巧穿怪石嵌空地",写出了竹子坚韧不拔,穿透奇形怪状的石头,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色映虚亭窈窕云",则描绘了竹影婆娑,映照在空灵的亭子和缭绕的云雾之间,增添了一份幽静之美。
最后两句"比节合心皆美事,孤高殊喜不同群",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品性的赞赏,认为它们不仅外形优美,更以其节操高洁,独立于世俗之外,令人喜爱。整首诗以景寓情,借咏竹赞美了高尚的人格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