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辔疲宵迈,驱马倦晨兴
出处:《北眺舂陵》
唐 · 骆宾王
揽辔疲宵迈,驱马倦晨兴。
既出封泥谷,还过避雨陵。
山行明照上,溪宿密云蒸。
登高徒欲赋,词殚独抚膺。
既出封泥谷,还过避雨陵。
山行明照上,溪宿密云蒸。
登高徒欲赋,词殚独抚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揽辔:牵马。疲宵:夜晚疲惫。
驱马:驾驭马匹。
倦晨兴:清晨也感到疲倦。
封泥谷:满是封泥的山谷(古代信件封口处用泥封住,此处代指山路险峻)。
避雨陵:可以避雨的山陵。
山行:山路行走。
明照:明亮的阳光。
溪宿:溪边住宿。
密云蒸:浓密的云雾蒸腾。
登高:登山。
赋:作诗。
词殚:词穷。
抚膺:抚摸胸口(表示感慨或悲伤)。
翻译
整装牵马在夜晚赶路,清晨也感到疲惫不堪。已经走出满是封泥的山谷,又经过了可以避雨的山陵。
山路在明亮的阳光下延伸,夜晚在溪边住宿时,浓密的云雾蒸腾。
想要登山抒发情怀,却发现词穷力尽,只能独自抚胸感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骑马行走在山野之间的景象。"揽辔疲宵迈,驱马倦晨兴"表达了一种劳顿之感,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跋涉或旅途中的辛苦。"既出封泥谷,还过避雨陵"则写出了诗人所经历的地理环境,从一个被称作“封泥谷”的地方出发,又经过了名为“避雨陵”的地点,这些名称都给人以神秘和古老之感。
"山行明照上,溪宿密云蒸"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在明亮的阳光中攀登高山,在溪边找到住处,而周围则被浓密的云雾所笼罩。这种环境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为伴的情境。
最后两句"登高徒欲赋,词殚独抚膺"表达了诗人在攀登高处时想要倾诉情感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言辞,只能独自抚摸着胸前的衣襟,显露出一种内心的无奈与孤寂。这样的结尾增添了一份深远和空灵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