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学芙蓉长取醉,愁心已似太常泥
出处:《自浈阳至穗城江行有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舟穿滩峡尽含悽,夹岸巉岩石路迷。
匍匐千夫牵绝壁,纷纷百丈出飞梯。
垂堂处处惊淫预,吹笛年年怨武溪。
懒学芙蓉长取醉,愁心已似太常泥。
匍匐千夫牵绝壁,纷纷百丈出飞梯。
垂堂处处惊淫预,吹笛年年怨武溪。
懒学芙蓉长取醉,愁心已似太常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沿江而行,途经险滩峡谷时所见所感。首句“舟穿滩峡尽含悽”以舟行之艰,引出内心的哀愁,暗示旅途的不易与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夹岸巉岩石路迷”一句,通过描绘两岸陡峭的岩石和迷离的道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恶与旅途的艰难。
“匍匐千夫牵绝壁,纷纷百丈出飞梯”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险峻的山壁上,以人力牵引船只前行,以及在悬崖峭壁上搭建的高耸飞梯,形象地表现了劳动人民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坚韧与智慧。
“垂堂处处惊淫预,吹笛年年怨武溪”则通过“垂堂”这一典故,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反思与警醒,同时也借“吹笛年年怨武溪”抒发了对某种特定事件或人物的怀念与哀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最后,“懒学芙蓉长取醉,愁心已似太常泥”两句,以“懒学芙蓉”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求功名的态度,同时“愁心已似太常泥”则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沉重与疲惫,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之中,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情感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行途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位文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韧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和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