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北来吞两楚,江湖南去控三吴
出处:《游狼山寺三首》
元末明初 · 陈基
天风吹上狼山顶,看见扶桑日出初。
淮海北来吞两楚,江湖南去控三吴。
珠宫贝阙冯夷宅,古木苍藤帝释居。
为访祖龙鞭石处,拇窠履迹定何如?
淮海北来吞两楚,江湖南去控三吴。
珠宫贝阙冯夷宅,古木苍藤帝释居。
为访祖龙鞭石处,拇窠履迹定何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狼山顶上所见的壮丽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历史联想。首句“天风吹上狼山顶”展现了登高望远的开阔视野,仿佛连天风都成为诗人感知的一部分。接下来,“看见扶桑日出初”借扶桑神话中的太阳象征东方的崛起,暗示着宏大历史的开端。
“淮海北来吞两楚,江湖南去控三吴”两句,通过描绘地理形势,展现了狼山的重要地理位置,它似乎连接着南北,控制着广阔的区域,显示出山的雄浑与气势。诗人将自然景观与历史变迁相结合,赋予狼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珠宫贝阙冯夷宅,古木苍藤帝释居”运用神话传说,将山中的景色描绘得如仙境般神秘,冯夷(水神)和帝释(佛教中的护法神)的居所增添了神秘色彩,也寓言了山中可能隐藏的古老传说。
最后两句“为访祖龙鞭石处,拇窠履迹定何如?”诗人表达了对古代帝王遗迹的好奇,尤其是秦始皇(祖龙)的传说,想象他当年的壮举,询问他的足迹如今是否依然可见。这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个人渺小与历史长河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狼山为载体,融合了自然景色、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历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