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日丽天随处见,逝川行地几时无
出处:《次山房韵 其三》
宋 · 何梦桂
西狩事非文殆丧,舂陵书出道宁孤。
六经有舌存先圣,千古留心付后儒。
杲日丽天随处见,逝川行地几时无。
斋居珍重赓歌意,即此全吞太极图。
六经有舌存先圣,千古留心付后儒。
杲日丽天随处见,逝川行地几时无。
斋居珍重赓歌意,即此全吞太极图。
注释
西狩:古代帝王出行打猎,比喻政治失常或君主荒淫。舂陵书:舂陵王(刘玄)的著作,代指古代文献。
六经:儒家经典,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
后儒:指后世的儒家学者。
杲日:明亮的太阳。
逝川:比喻流逝的时间或岁月。
太极图:中国古代哲学概念,象征宇宙的本源和道的体现。
翻译
西部狩猎之事若非文德丧失,舂陵王的遗书怎能独自流传。儒家六经的智慧由先贤口述留存,千百年来传承给后世学者。
明亮的太阳普照天地,流逝的江河何时会停歇。
在静修中珍视并发扬先人的教诲,这就像完全领悟了太極圖的深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名为《次山房韵(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古圣先贤的尊崇,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西狩事非文殆丧”,表达了历史上的某些事件不是像文人那样轻易丧失的,可能是在强调某种精神或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舂陵书出道宁孤”则是说某种书籍或知识在宁静中被发现,这里的“舂陵”可能是一处地名。
“六经有舌存先圣”,这里的“六经”通常指的是儒家經典,作者认为这些经典之所以能够流传,是因为它们包含了古代圣人的智慧和教诲。“千古留心付后儒”则表明这种智慧被保留下来,以便将来的人继续学习和发扬。
“杲日丽天随处见”,这里的“杲日”可能是指阳光,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美好。“逝川行地几时无”则是在询问时间流逝如河水一般,何时才能达到某种境界。
“斋居珍重赓歌意”,这里的“斋居”可能是指一种清净的居所或心灵状态,“珍重”表达了对这种状态的珍视,“赓歌意”则是在赞美诗歌中的深意。
最后一句“即此全吞太极图”,这里的“太极图”通常与道家哲学和宇宙观相关联,诗人可能在通过这句话表达一种对宇宙本源的追求或领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传统智慧的尊崇,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越时空、达到哲学高度思考的境界。